而能進入工作的物理學家,哪怕只是一個實習生,也擁有著博士生或以上的學識。
至少,不用擔心他們的能力不夠。
在征求了一下導師威騰的意見后,徐川向整個張貼了招聘公告。
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問題在當今的粒子物理界是熱門的研究方向,在公告張貼出去后,不到一天的時間,他的郵箱中便收到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申請。
當然,申請參與這個項目的,基本都是的實習生,短期實習生和長期實習生都有。
有些可能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科研經歷和學習些新知識,有些則可能是為了自己的畢業論文。
和正式的研究員基本都有著自己的任務與相比,這些實習生的自由程度就要高不少了。
特別是那些長期實習生,除去自己學校或者組織的實驗任務外,他們很多時間都處于空閑狀態,在中屬于見縫插針尋找自己機緣。
就像徐川的實驗一樣,很多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隊都需要一些臨時工來幫助他們完成一些數據分析或者其他的基礎工作。
對于實習生而言,這些是很好的鍛煉機會。
盡管這些申請者良莠不齊,但不管怎么說,在團隊人員需求這一塊,徐川得到了解決。
剩下的就是進行挑選了。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的。
經歷了一天的篩選,徐川最終從郵箱中挑選出來了三個人。
分別是來自麻省理工大學的實習生阿索爾墨菲,來自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喬納克里爾,以及來自哥廷根大學的娜娜莉凱斯勒。
在郵箱中眾多的申請中,這三人的簡歷最優秀和出色,其中最頂尖的莫過于哥廷根大學的娜娜莉凱斯勒了。
這是一個女生,粒子物理專業,已經在實習了長達一年之久,曾參與過2015年五夸克粒子的分析發現工作。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她明年將成為的正式研究員。
再加上他自己以及從普林斯頓趕來的林風師兄,五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組成了一個臨時的小小團隊。
好在大伙都會說英語,交流起來并沒有問題。
將一行人聚集在一起吃了頓飯后,緊張而又有序的工作即將展開。
七月二十五號這一天,很快就到來了。
的工作人員已經準備好了加速實驗,他們將使用ss加速裝置來完成這次的實驗。
在這次的實驗中,的工作人員將按照徐川的要求,通過加速器向氫分子發射一束電子,并測量一些電子偏轉的過程。
這和之前其他實驗室測量質子的半徑過程是有一些區別的。
之前的散射實驗使用的是高能電子束,它對質子半徑的靈敏度有限,只能外推到低能電子來確定半徑,但是這次將使用的較低的能量避開這個問題。
而且為了進一步提高精確度,徐川要求將氫分子直接注入攜帶電子束的真空管中,而不是像之前的許多實驗那樣將電子束置于金屬容器中。
這意味著在實驗過程中將沒有電子會撞擊金屬并干擾測量的情況,極大的提升測量的精度。
也得虧是在,這里擁有著各種先進的設備,能按照要求完成這一任務。
若是在其他地方,直接將氫分子直接注入攜帶電子束的真空管中就是個偌大的麻煩事情。
這樣的一個實驗,放到其他地方會很麻煩,但放到,只不過是場微不足道的對撞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