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徐川提出了一些要求,的工程師也順利的按照要求完成了對撞過程。
至于收集到的數據,將由的超級計算機先進行處理一遍,處理完成后,才會傳遞到的數據庫中。
然后再由徐川進行申請使用,這是整體的工作流程,和天文界的公用望遠鏡的使用有些類似。
二十七號上午,徐川順利的從的工作人員手中拿到了這次質子對撞實驗的數據。
回到申請的臨時辦公室中的,小組的四名成員均已經等待在這里了。
“各位,實驗數據下來,我們有事情做了。”
徐川拍了拍手,將幾名小伙伴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
“太棒了,讓我們早點開始,早點給質子一個精準的半徑吧”
辦公室中,留著一頭棕色長發的麻省理工大學的實習生阿索爾墨菲咧嘴的笑道。
徐川笑了笑,道“那電子能級之間的躍遷圖譜的繪制就交給你了。”
聞言,阿索爾墨菲臉上的笑容頓時就消失了,一臉哀嚎著道“哦,不,我親愛的徐,你不能這樣欺負我,你知道我不擅長這個的。”
“相比較電子能級之間的躍遷圖譜繪制,我更擅長原始數據的剖析,將那個交給我吧,我會讓你滿意的。”
徐川沒理會阿索爾墨菲,轉而開始安排工作。
事實上,他只是開個玩笑,他不可能將電子能級之間的躍遷圖譜繪制交給其他人,這是關系驗算核心的東西,只能由他親手來。
“ok,大家的工作都已經安排下去,開始工作吧,相信對于你們來說,這些工作都并不難。”
將數學分析類的工作安排下去后,辦公室中頓時就忙碌了起來。
質子的電荷半徑數據計算對于粒子物理界來說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前人在這項工作上已經做了無數的努力。
他們現在的工作更像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展望未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的辦公室中,徐川帶領著招募的幾名小伙伴加班加點的完成著對實驗數據的整理。
眨眼間的,時間就來到了八月五號。
“徐,你看這個,這張引力子和質子的散射物理圖像,似乎有些異常。”
辦公室中,來自哥廷根大學的娜娜莉凱斯勒呼叫了一下徐川。
聽到聲音,徐川頭也沒抬的回道“稍等一下,等我完成手上這個數據分析。”
他手上的工作已經到了關鍵地步了,不可能放下。
等待了十多分鐘,徐川操控鼠標在顯示屏上的一張完成了一半的躍遷圖譜上添上了一筆,保存好后才起身。
“怎么了,娜娜莉”
走到娜娜莉凱斯勒身邊,徐川出聲詢問道。
“你看這個,在電子束接觸到氫分子云的時候,它被激發到3s態,隨后它們在016μs內衰減到2態,釋放出可檢測的656n的bar光子。這和往常的質子半徑測量實驗有些偏差。”電腦前,娜娜莉凱斯勒指著顯示屏上的一連串能譜圖像說道。
聞言,徐川好奇的看了過去。
順著娜娜莉凱斯勒手指的方向,他果然看到了那一份異常的數據。
“有意思,從這份數據來看,電子束對氫分子云的影響似乎比以往的實驗要更小,這意味著質子的半徑,可能比084184飛米要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