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讓他看到了自己在數學上的天賦,可以說并不弱于物理。
畢竟解決問題本身就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它能將你學習過的知識運用起來聯會貫通,融為一個整體。
能夠在兩年的時間內解決霍奇猜想,能在代數幾何、分析學、拓撲學這三大領域建起一座橋梁,哪怕有上輩子的數學知識幫助,也可以說是異于常人了。
考慮到還要在普林斯頓呆上一年半載的,徐川并不想被留在米國,那么接下來的時間,和應用相關的科學他是沒法觸碰的。
雖然不知道為什么對方暫時還沒來接觸自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現在已經上了米國移民局的表單中。
或許是純理論科學領域和應用科學領域的巨大差別吧。
前者所有的成果都是公開的,每個國家都可以公開查看,而且將純理論的科學轉變成實用的技術往往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
而后者,應用科學領域的人才,每一個都能為一個國家創造出無比巨大價值。
早些年回國的錢老,就是應用科學領域的頂級天才,而他回國后,帶給華國的改變,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無比巨大。
上輩子他被鎖死在米國,也是因為參與了核能物理的應用發展。
考慮到這方面的東西,徐川將目光投向了純理論的數學、物理領域。
再加上在普林斯頓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個月了,他將目光放到了流形和混沌這兩大體系上。
前者廣義上來說,算是數學與物理交叉領域。
流形在數學中發展到極致,是七大千禧年難題中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這方面的東西涉及他來普林斯頓的最終目的可控核聚變中的湍流控制。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中,無論是數學教授費爾曼,還是物理教授鄧肯霍爾丹等學者,都是流形方面的頂級教授。
如果不能從普林斯頓帶點流形領域的知識回去,他怎么都不甘心。
所以他將第一個目標鎖定在了流形領域上。
其實在普林斯頓,他還有一個很想學的東西。
那就是流體力學。
他很想在普林斯頓和這方面的物理教授深入交流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但是思來想去后,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無他,流體力學雖然是物理學的基礎知識,但這一方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質,是很多工業的基礎。
流體力學的研究,既對整個科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又對很多與國計民生有關的工業和工程,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
它既有基礎學科的性質,又有很強的應用性,是工程科學或技術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突出的例子是航空航天工業。可以毫不夸大地說,沒有流體力學的發展,就沒有今天的航空航天技術。
比如民航機,如果坐在一架波音747飛機上,想一下這種有400多人坐在其中,總重量超過300噸,總的長寬有大半個足球場大的飛機,是由比鴻毛還輕的空氣支托著的,這是任何人都不能不驚嘆流體力學的成就。
所以考慮了一番后,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方面的想法,選擇了只有理論的流形,放棄了具有應用性質的流體。
至于混沌數學,則是在于他此前的數學基礎上更進一部分的深入研究了。
它是在測度論、概率論、隨機過程、動力學系統、分形理論上發展出來的一門新數學。
主要目的是弄明白不可預言性如何可以與確定論相調和。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混沌數學其實就是研究蝴蝶效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