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是使蝴蝶效應為你所用,初始條件的小變化產生隨后行為的大變化,這可以是一個優點;你必須做的一切,是確保得到你想要的大變化。
這方面的東西,不僅僅和數學有關,也和物理有關系,甚至在可控核聚變的高溫等離子體湍流控制中,它同樣能摻和上一腳。
如果能從普林斯頓帶一些這兩方面的知識回國,徐川相信他未來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將提升不少的檔次。
至于解決可控核聚變這個問題,哪怕重生一次,他其實都沒啥把握。
哪怕他上輩子已經站在了這一領域的巔峰,將其推進了不少,也沒有任何的把握。
因為要解決的難題實在太多了
超導材料是可控核聚變難題中的一點,湍流問題也是一點,氚自持同樣是一點
而隨著推進,后面還有多少點這樣的難題誰也不知道。
徐川沒想過自己從普林斯頓回去就能立刻解決可控核聚變,那是癡人說夢話,別說重生一世了,就是再重生一世都不一定能做到。
作為人類夢想中的終極能源,如果那么好解決,早就被解決了。
反正他已經做好了用這一輩子來死磕這一項技術的準備。
至于最終能不能搞定,除了努力外,剩下的就交給老天來決定了。
辦公室中,徐川沉思了一番后從抽屜中摸出了一個嶄新的筆記本。
對于所帶的四名學生,他不可能用同一種方法進行教導,將他們統一帶向同一個領域。
至少,一個好的導師是不會這樣做的,這不是帶學生的方法。
當然,在研究生以前可以這樣做,但是研究生之后就不行了。
特別是博士生,因為對于博士生而言,每一個人此前的學習方向側重點都不同,后續的發展自然也會不同。
此外,這些學生在博士生階段要做的,不僅僅是深入學習知識,更有在自己學習的領域進行創造知識。
所以他得針對這四名學生的申請建立做一個大致的安排,至于具體方向,還需要等到他們到齊后再進行溝通。
不過雖說每個人的學習方向都有細微的差別,但大方面的目標的,還是統一的。
而且他手上還有一個相當合適的目標。
“代數簇與群映射工具”
沒錯,就是此前他用來證明霍奇猜想的數學工具。
這份工具相當適合這四名學生學習。
無論是前面挑選出來學習純數學的谷炳等三人,還是后面收的學習數學物理的阿米莉亞,都可以深入學習這套數學工具。
它是溝通代數幾何、拓撲學、分析三門領域的工具,數學領域就不用多說了,而在數學物理中,拓撲學和分析學,同樣是很重要的數學工具。
所以即便是阿米莉亞學的是數學物理,面對這套數學工具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