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完惰性中微子的相關信息后,戴維格羅斯推了推眼鏡,重新開口道“下面是例行的提問環節,有請來自華國的陳正平教授代表徐川教授一起來為各位解答困惑。”
聞言,早已做好了準備的陳正平深吸了口氣,整理了一下西服,沉穩的走上了講臺,和戴維格羅斯這位的理事長站在了一起。
“如果有什么疑問,可以現在提出來。”
幾乎是話音落下的一瞬間,會場中一雙雙手就猶如被針尖刺到了一般迅速彈了起來。
“格羅斯教授您好,陳教授您好,我是ctv的媒體記者,請問你們這次的最新發現究竟意味著什么是不是和暗物質有關系。能否麻煩為我們普羅大眾解釋一下嗎”
陳正平思量一下后,緩緩開口道“惰性中微子的發現,無論是對于物理界來說,還是對于整個人類來說都意義重大。”
“首先,它是我們有觀測和證實的第一顆超出標準模型預測的粒子。它的出現,打破了標準模型,告訴了我們宇宙并不僅僅只有標準模型,還有更多未知的東西。”
“其次,它是否和暗物質有關系,這個無法確定。”
“因為受限于觀測設備的性能,本次針對惰性中微子的觀測,我們只是確認了它的存在以及一部分的性質與信息,而它還有另一部分的性質隱藏在混沌迷霧中,我們無法確認。”
“當然,這也是物理學界存在的意義,找到謎團,解開謎團,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觀測設備能夠觀測到惰性中微子的全貌,或許就能解開它是否與暗物質有關了。”
話落,日不落的廣播公司bbc的緊接著伸出了手中的話筒“陳院士你好,請問徐教授為什么這次沒有前來參加新聞發布會,他是在研究什么新東西嗎能否透露一下”
陳正平看了一眼這名記者“這個問題你可以選擇自己去華國詢問徐教授,我并不清楚。下一位。”
聞言,另外一名記者迅速將話筒遞了過來“陳教授您好,請問惰性中微子的發現,是不是會推倒標準模型這棟物理大廈”
陳正平“并不會,惰性中微子的確是超出標準模型預測的粒子,但并不意味著的標準模型會被推翻。”
“更多的可能,是物理學界會在標準模型這種大廈之外,重新建立一棟新的物理大廈,用它來容納更廣闊的世界。”
在他結束回答的瞬間,一支話筒又風馳電掣的懟了上來。
“陳院士,按照徐教授之前公開的理論,惰性中微子是暗物質的一部分,請問我們什么時候能正式觀測到暗物質與暗能量呢如果要利用這兩種物質需要多久”
陳正平思忖了一下,回道“對于惰性中微子與暗物質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我更傾向于你去咨詢徐教授,他在這方面才是真正的權威,我無法代表他進行回答。”
“而什么時候能正式觀測到暗物質與暗能量,這個得看我們的觀測設備與對撞機什么時候能夠升級到足夠標準門檻。”
“至于利用這兩種物質,恐怕需要至少一個世紀或者更長的時間。”
的發布會結束了。
提問環節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
惰性中微子被證實真實存在,或將與暗物質暗能量有關系這一消息迅速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ctv媒體我國知名學者徐教授證實惰性中微子存在,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顆超出標準模型預測的粒子,或與暗物質有關”
“華爾街日報的重大發現,超出標準模型之外的粒子我們的宇宙比想象中更加神秘”
“bbc日報未能出席發布會的徐川教授,可能在進行比惰性中微子更神秘的研究。”
“華盛頓郵報警惕,華國的最新發現或將毀滅世界,惰性中微子將打開通向未知地獄的大門。”
“紐約時報”
不管是傳統的紙質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在的新聞發布會后幾乎都被、惰性中微子、暗物質、暗能量、徐教授等名詞刷屏了。
幾乎大部分的媒體都在標題中帶上了暗物質或者宇宙一類奪人眼球的名字,以此來吸引流量。
而對于普羅大眾而言,暗物質毫無疑問的是相當吸引人的。
畢竟它異常的神秘,只存在理論中,從來都曾被觀測到過。
各大媒體的新聞報告,再加上一些科技博主大v的轉發,相關的消息以極快的速度沖上了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