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徐川真的差點被這些評論給逗笑了。
什么如果這篇論文我能看懂,那應該不可能解決了千禧年問題。如果這篇論文我看不懂,那我還是別看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話還真有點道理。
因為前沿的科學理論,無論是數學還是物理,基本都離大普羅大眾很遠很遠。
遠到一個什么程度呢
大抵就是這些論文中的某些數學物理符號,你甚至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讀不出來的這種。
這種情況下,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吃瓜網友的確是看不懂前沿科學論文的。
至于那位蔣康才教授的理論論文,雖然的確是刊登在sci期刊上,但接收他論文的可不是什么頂級期刊。
而是一家名為的entroy的雜志期刊,物理類型。
這是一本主要發表關于熵和信息研究的國際性和跨學科期刊,發表評論、定期研究論文和簡報。
目標是鼓勵科學家盡可能多地發表他們的理論和實驗細節。論文的長度沒有限制。
既然是帶有鼓勵性質,那么則意味著它的審核難度并不大,而按照影響因子來算,他記憶中好像還不到25的樣子
sci的確是,但只能算是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樣子。
如果論文投稿出來,大概率會被歸類到sci搜索中二區或者三區去。
而且在前些年的時候,entroy期刊還被列入國際期刊預警名單中,理由是期刊學術不真實。
怎么說呢,這種類型的期刊,當做一個搜集靈感或者想法的地方還可以,但是當做前沿科學專業的學術期刊來說,還是算了吧。
看完新聞后,徐川將手機丟到了一邊,對他來說,這只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至于回應華盛頓時報的說法,他可沒有這么多的時間去理會這種臭名昭著的媒體。
“教授,您不準備回應一下嗎”注意著這邊情況的谷炳在看到他將手機扔到一邊后,忍不住問道。
在他看來,這完全是對導師的污蔑和侮辱,不能忍受
徐川澹澹的笑了笑,道“和這種媒體去打交道,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我真的回應了他們,反而是在給他們湊熱度和流量,理會這種人干什么,看個樂子就行了。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好好做點自己的事情。”
谷炳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徐川也沒太在意,老實說,如果他沒有重生一次的話,以他現在這個年齡大概率會直接懟回去。
但現在,他心里毫無波瀾。
倒是陶哲軒被牽扯進來了,說不定他可能會在網上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另一邊,正如徐川所預料的一樣。
此刻陶哲軒正在網上火力全開。
在注意到華盛頓時報將他給牽扯進去后,他直接登陸了自己的博客,正面回應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