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陽歷的新年中,華國迎來了新的啟航。
位于金陵的破曉示范堆工程正式轉變成華國聚變能源公司,而破曉示范堆亦完成了最終的并網工作,開始向整個金陵市源源不斷的電能。
當然,供應一座城市,哪怕是金陵這樣的省hui中心,也不是破曉的極限。
當破曉示范堆配備的四組發電機組全部運行時,滿負載的發電量足夠為整個蘇江省進行供能。
而伴隨著破曉示范堆正式并網傳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好消息。
華國與巴鐵簽訂跨國電網互聯項目
華國就跨國電網互聯項目與老撾,柬埔寨等多個東南亞國家進行商談。
兩則消息,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不小的動蕩。
這一消息,對除了華國及與之合作的國家外的其他國家,尤其是對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好消息。
大西洋海岸,白屋。
老年總統手中正拿著一份報刊,看著上面的新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此刻華國開始向其他國家輸出能源,意味著他們開始擠占其他國家在東南亞的資源。
尤其是對于米國來說,東南亞地區的小國是他們牽制對方的重要手段。
如果華國僅僅是與巴鐵簽訂跨國電網互聯項目,為其廉價的電力這沒什么。畢竟一個巴鐵也遠遠不夠影響局勢的。
但當整個東南亞全都倒向華國的時候,亞洲的局面就會逐漸徹底崩壞。
甚至,不僅僅是東南亞,還有其他的國家。
在面對廉價的電能的時候,別說是東南亞這些小國了,就是歐盟,只要華國提出的條件并不是那么過分的話,恐怕都不一定能撐多久。
畢竟歐盟對于能源的急缺,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盡管將能源的命脈從沙俄手中切換到華國手中對他們而言同樣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源的價格能夠大幅度降低的話,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雖然大家如今都在追趕可控核聚變技術,但誰也不知道未來還需要多久各國才能在這方面追上華國。
可能是十年,也有可能是二十年,甚至可能更久。
而在這期間,說不好會有一些國家直接交易核心技術來從華國手中獲得支持,在本土國內建立一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對于很多國家來說,就從那臺已經實現的破曉聚變堆來看,一臺大型聚變堆,其年發電量就足夠供應一個中小型的國家使用了。
而對于米國來說,每失去一個國家,就意味著他們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弱化一分。
這對于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變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