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相當于無人機變成了你身體的一部分,你可以操控它,它也能給你反饋。”
聽到這話,徐川摸著下巴思索了一下,感興趣的開口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項技術很有潛力啊水木大學怎么會放棄的呢”
如果按照徐曉說的,這項技術的潛力是個人都可以看到。
通過神經信號和腦電波不僅能夠操控外部的無人機和設備,設備還能做到反饋信號回來。
這就相當于給人分身了啊。
甚至可以說,如果這項技術發展成熟的話,除了一開始的視覺、聽覺等等醫療領域的發展外,還能在很多領域都擁有著出巨大的潛力。
比如遠程操控機器人進入深海代替人類進行探索,完全可以做到在海面上甚至是陸地上就能清晰的觀測了解到那些人類沒有了解過的深海。
甚至在軍事上,它的潛力都異常的巨大。
就這水木大學會放棄這個項目,徐川怎么都想不通。
一旁,徐曉嘆了口氣,搖搖頭開口道“說完全放棄倒也不是,只是暫時不進行大規模的投入了。”
“因為相對比米國那邊的方式來說,這項技術還很不成熟,無論是神經信號的輸出還是接收,都很不完善。”
“外戴式的設備干擾也很嚴重,被操控的設備無論是從感受上還是畫面上都還做不到完全將所有的信號傳遞回去。目前來說,它僅僅能傳遞一點模糊的感覺”
“更關鍵的是,我們對于大腦的理解還非常淺薄。”
“雖然大家早已認識到大腦能夠發出指令控制行為,但是并不了解指令的形成過程,導致我們無法有效地讀取指令。”
“例如使用鼠標和鍵盤,需要手臂和十個手指相互配合,以合理的時間、位置和力度去操作,最后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雖然打字很簡單,但大腦里參與這一過程的神經元何止千萬,并且遍布不同腦區,它們的信號非常復雜,采集到相關信號已實屬不易,其信號猶如天書,讀懂更難。”
“以目前我們的能力,我們最多只能在特定腦區,采集部分神經元的信號。而且它的誤差會相當大。”
頓了頓,徐曉接著道“最關鍵的是,這項技術長久使用會對大腦形成嚴重的負擔。目前來說,使用者使用它超過十五分鐘的時間就會出現頭暈目眩、頭疼、暈動證等狀況。”
“而這個問題,別說解決辦法了,目前我們連原因都找不到。”
“所有只能先暫時停下,先想辦法進一步完善神經信號的傳遞和神經信號數據庫這些東西。”
“而耗錢的,不是這些。”
s明天可能會請個假,背上脊椎處長了個瘤子,差不多和心臟平行的位置,長了有一年多了,之前因為不疼不癢,也沒長大就沒管它一開始我以為是油脂痘沒破聚集形成的。
最近這段時間發現它變大了,然后摸上去按上去也開始疼了,明天得去醫院看看是個什么情況,然后給它噶了。
eo唉,希望沒什么事情。
處理完這個后再來補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