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被忽悠了一頓,但提爾曼并沒有多少的怨言。
尤其是在親自主持在梁曲的輔助下了一次華星聚變裝置的運行實驗后,心中的執念和烏云更是消散的一干二凈。
仿星器,也是可以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的
他的思路,沒有任何的問題
唯一遺憾的是,這條路并不是由他親自完成的。
不過對于這點,提爾曼并沒有太多的缺憾。
畢竟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很清楚自己的限在哪里,即便是普朗克等離子體研究所繼續支持他在仿星器走下去,他也很難帶領團隊完成可控核聚變技術。
在那個仿佛妖孽一般的年輕學者出現之前,可控核聚變技術被全世界公認為永遠的五十年,至少在本世紀初幾乎看不到突破的希望。
無論是高溫等離子體湍流的數控模型,還是第一壁材料,亦或者是氚自持循環系統,都是橫越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一座座大山。
對于他而言,能翻過其中的一座就需要付出一輩子的努力了。
很難想象那個年輕的天才學者到底是憑借著怎樣的智慧解決這中間所有的難題的。
或許這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但提爾曼相信,在解決這個世紀工程的過程中,他所做出的貢獻,絕對是最重要的。
對于徐川來說,提爾曼倫特教授的作用并不僅僅在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的建設,他對于超導材料和超導磁體的應用與見解更是值得深挖的領域。
對于掌控了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的川海研究所來說,這絕對是最合適的人才了。
這樣一個世界前三的大牛,哪怕是隨便塞幾個人到他身邊,都能跟著學到不少的東西。
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的啟動和研討會落幕,安排好提爾曼教授后,徐川亦回到了正常的工作中。
生活相當的規律,基本就是三點一線往返于紫金山腳下的別墅、星海研究院、以及南大教學樓三者之間。
至于對撞機的修建,那并不需要他過多的操心。
有邰學文和華國物理學會那邊的支持,再加提爾曼教授的幫助,至少在探測器部署前不需要他介入其中。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眨眼間,2023年的元旦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
按照農歷的日子計算,再有十來天就是喜慶的新年了。
南大校園的辦公室中,徐川拾起放下了有一段時間的期刊和論文翻閱了起來。
沒一會,內室的大門被人敲響了,他的學生殷詩帶著自己的筆記本走了進來。
“教授,我這邊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
聽到聲音,徐川放下了手中的期刊,看向了自己的學生笑著開口道“什么問題我看看。”
這段時間的悠閑,倒是讓他有了足夠的時間來給南大的學子們課和指導自己幾名學生。
對于這個難得掉落的導師,幾名去年新入門的學生也抓緊了時間請教和學習。
以至于這會其他的學生基本都放寒假回家準備過年了,殷詩等人還在南大的校園中學習著。
從殷詩手中接過筆記本,徐川的目光落在了翻頁的數學公式。
“一類二階完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類問題,有點意思。”
看著筆記本的算式,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感興趣的目光。
自從完成了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千禧年難題的證明后,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純數學領域了。
這會看到自己帶的小學生的問題,他心中的興趣頓時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