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對面,聽到老人的夸贊,徐川笑著謙虛道“我只不過是做了一個學者應該做的事情而已,貢獻是大家的。”
聞言,老人哈哈笑著打趣道“真要全人類的學者都像你一樣,我們怕是早就走出銀河系進軍全宇宙了。”
閑聊了會,老人笑著開口問道“對了,你那邊航天飛機相關的工程弄的怎么樣了有什么需要國家幫忙的嗎有的話盡管提出來,我找人給你解決。”
徐川笑著道“比我預計的還要順利不少,這次參加完海西號的下水儀式后,航天飛機也差不多可以進行試航了。”
聞言,老人眼眸中閃過一絲精芒,道“這么快”
徐川點了點頭,道“大部分的工作星海研究院都外包出去了,只有少部分的核心在自己解決,比如小型堆和空天發動機等方面。再加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那邊支援了不少的技術和人才,速度自然能拉起來。”
老人沒有意外的笑了笑,開口道“都是一家人,合作開拓航天那是應該的。”
笑著說了一句,老人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感慨的說道“如果有一天人類文明能走出地球,走出太陽系,整個人類文明也應該這樣手牽著手一起往前走。”
聽到這話,徐川有些意外的看了老人一眼,附和贊同的點了點頭,笑著道
“在面對浩瀚的宇宙時,文明交流與合作不僅是人類追求知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人類共同體意識的典范。”
“只有深化文明交流和加強國際合作,才能讓人類未來的太空探索更加順利和成功。”
雖然海西號的下水命名儀式正式開始要到午十一點整才正式開始,但從清晨起,江南造船廠、海軍裝備處、戰略規劃司等各蔀門的人員就在不斷的忙碌著。
第一次從主辦方的視角脫離出來,站在旁人的角度去觀看,徐川才發現辦一場這樣的儀式需要這么多的準備工作。
無論整個儀式的安排,還是嘉賓人員的接待,亦或者是應對媒體記者,對外的新聞公布等等全都是各種各樣的事情。
徐川甚至還看到了媒體的記者和攝像小哥,對方認出了他,湊過來打了個招呼后又急匆匆的扛著攝影器材跑了。
這一次海西號的下水命名儀式雖然不會對外全程直播,但作為最主流影響力最為廣泛的媒體,很顯然要負責將整個儀式過程對外匯報出去,并且拍攝一些不那么機密的圖片和視頻用于傳播。
而他們的時間很緊,十一點鐘下水儀式開始,十二點鐘電視臺和聯播那邊的消息就得放出來,留給他們的只有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十一點整,華國人民解放軍海西號航空母艦的下水命名儀式正式在在華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
站在人群中,跟在那位老人身后,徐川帶著些好奇四下觀望著。
海藍色的地毯鋪滿了整個碼頭,一個營的海軍穿著白色的軍裝,整齊律令的站在一座龐大的碼頭前。
在他們的身后,是一艘整體呈現出海軍灰的龐大航母正在待崗待命。
雖然已經是重活了兩世,但這種盛大的儀式他還是第一次參與,說沒一點好奇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對于一名炎黃子孫來說,盡管日常大部分的時候看起來都相當的隨和有禮節,但數千年的戰爭史卻讓崇尚武力這四個字刻入了整個民族的骨髓,“武德”情結同樣是深植在民族血脈中的,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