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面,南極。
艾特肯盆地中,生命維持單元最終還是打開了。
即便是明知道這個對手想做什么,nasa宇航局依舊沒有任何阻止的手段。
除非他們選擇徹底的撕破臉皮,放棄一貫維持的人道主義原則。
但這樣做對于他們來說損失更大,畢竟米國自從建國以來一直就是個移民國家,依靠的是優秀的制度來吸納全世界的科技人才。
如果這份原則被打破,損失的就遠不止一座生命維持單元了。
補充完氧氣和物資,順帶著參觀了一下nasa宇航局的生命維持單元后,翟至剛和陳東帶著營救出來的兩名宇航員朝著自家的攬月二號登月艙走去。
他們并沒有過多的在月面上停留,也沒有留出時間去給斯梅德利穆爾和麥克亞當朱莉婭懷念失事的登月艙和事故地。
一方面是重返月軌是有對接時間限制的,錯過了第一輪的對接,那他們至少需要再在月軌上停留幾十分鐘,才能等來第二波的對接。
另一方面,則是艾肯特盆地中可能存在一個淺層的富鈦金屬礦。
一座淺層容易開采,還是富集的鈦金屬礦,對于如今的月面開發來說重要性太大了。
他們在失事點呆的時間越久,提前暴露這份消息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穩妥起見,在參觀了一下米國的生命維持單元后,他們干脆利落的離開了。
“呼叫星海號,這里是攬月二號救援小隊,我隊將在五分鐘后正式點火返回月軌。”
地面上,翟至剛按了一下頭盔上的聯絡信號,將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安置妥當后聯絡上了正在月軌上運行的星海號。
“星海號將于十七分鐘后抵達月面南極上空,請做好對接準備。”
“收到。”
翟至剛應了一聲,艱難的在登月艙中扭轉了一下身姿。
原本設計中只承載兩到三個人的登月艙擠進來四個人,其空間自然狹隘了許多。
五分鐘的時間并不長,將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后,伴隨著引擎啟動按鈕的摁下,攬月二號登月艙航向一片寂靜的星空。
而遠處,一架銀白色的航天飛機正朝著他們緩緩駛來。
“對接成功,艙門開啟”
伴隨著一道悅耳動聽的聲音,攬月二號重新回到了星海號的懷抱中。
在這一刻,遠在三十八萬公里外的下蜀航天基地,也對外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將月面救援行動順利完成,兩名宇航員全部存活正在返回地球的消息對外公布了出去。
當救援行動順利完成這八個大字擲地有聲的傳遞到新聞發布會的現場和直播間里面的時候,頃刻間,潮水般的掌聲鼓動在了現場。
直播星海號載人登月的ctv直播間里面,更是豎起了無數的大拇指。
當然,熱議和夸贊的并不止華國的網友和觀眾們。
外網上,許多關注著這一行動的米國網友也同樣情不自禁的為這場漂亮的救援行動點上了自己的贊揚。
不管真實情況如何,也不管月面救援背后的利益交換是怎樣的。至少在這一刻,不放棄任何一個人的精神和人性的光輝在這場救援中值得所有人贊揚的。
不僅僅是華國的救援行動贏得了所有人的夸贊
就連nasa和白屋,也因為不放棄兩名宇航員的生命,請求競爭對手進行救援動作的行為,也被不少人稱贊這是一場米國精神的體現,甚至為當局拉到了不少的人心。
當然,實際上nasa和當局是個怎樣的情況,普通民眾大抵是看不到了。
當星海號航天飛機載著自家和nasa的兩名宇航員返回地球的時候,另一邊,下蜀航天基地中,一直注視著救援行動的徐川也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