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開拓的路總要有人去走,摸著石頭過河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是他們領航的時代。
常華祥點點頭,認真道“嗯,我會盡力的。”
討論完第二代航天飛機改造優化升級相關的工作,徐川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接著道
“接下來是月面基地的修建工作。”
“從這次的月面救援行動來看,nasa宇航局和米國那邊已經展開了對月球的探索和開發工作。他們的生命維持單元足夠至少四到五名宇航員在月面上生活一個月以上的時間。”
“雖然目前他們第一輪的部署因為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的事故暫時停滯了下來,但嚴格來說這并不能算技術的問題,只能說運氣有些不足。”
“不管目前的情況如何,我們不能小看對方的航天技術,他們在這一領域深耕了幾十年的時間,各方面的航天技術依舊占據著當前的主導地位”
月面基地的建設,對于華國來說雖然并不是迫在眉睫的工作,甚至理論上來說,這是一項虧本的買賣。
畢竟修建一座月面基地,耗費的資金遠大于能在月球上收獲到的利益。
對于他們來說,前面的路已經沒了,剩下的旅程只能自己摸索著前進。但航天和開拓這種事業,總要有人去做的。
人類不可能永遠居于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上,盡管它是家園也很舒適,但終究是要走出地球的。
而月球,就在家門口,它是無法回避的第一站。如果這第一站都過不了,就別吹到什么深空了。
會議室中,有關月面基地的修建工作有序的討論著,從穩定的通訊系統,到生態維持循環系統,再到宇航員與科研人員的工作環境等方面,每一項都至關重要。
坐在首位上,徐川認真的聽了一會后,腦海中忽然冒出了個奇妙的想法。
他敲了敲桌子,有些興奮的開口道“月面基地的建造,或許可以用航天飛機來代替”
聽到這話,會議室中的討論聲頓時就安靜了下來,不少人的臉上都帶著驚詫的表情看了過來。
徐川沒在意,他快速的開口道“沒錯就是使用航天飛機來代替”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的視線掃過了眾人,咧嘴笑道“在月面上修建一座基地,無論是對于時間,還是材料,亦或者是人力物力的要求都是一件極高,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嚴苛的工作。”
“但是我們不妨換種思路,初期的月面基地,完全可以使用航天飛機來進行代替。”
“就拿星海號來說,以它的體積和大小,只需要我們將貨艙改造一下,完全可以將其當做一座長度達到近七十米的狹長型基地。”
“拋開那些無法使用的核心區域,其剩余的空間也完全足夠展開前期的科研工作。如果一架不夠,我們可以多造幾架送上去。”
“批量化生產的航天飛機,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其制造成本不會超過五個億,我說的是rb,甚至更低,其制造費用遠低于在月面上修建一座同樣體積的基地。”
“而且每一架航天飛機上都有獨立的小型聚變堆可以作為供能系統,連接起來后,即便是其中的一架出現意外,宇航員也可以通過連接通道快速的轉移到其他的航天飛機上,能夠極大的降低航天事故的出現。”
“當然,前提是我們能夠順利研發出二代航天飛機,成功的讓其降落到月面上。”
一口氣,徐川將自己心中突然冒出來的靈光想法說了出來。
說話太多,以至于說話后他喘了好幾下才恢復過來。
會議室中,其他人這會已經被這奇妙,甚至可以說得上奇葩的想法震住了。
別人家的航天器,都是用來運輸宇航員和各種物資的,到了這位手上,就直接變成了一次性的工具
送上去了就不準備讓它回來了
但不得不說,這條思路,還真可行
一般來說,也就是按照目前各國的共識,在月面上修建一座基地大概要分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