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先在月球上建設月球基地前哨站,也就是為永久基地做準備的臨時基地。
米國這次送上去的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和生命維持單元,就是在為這一步做準備工作。
如果按照目前的航天科技來說,這個階段大概需要至少510年左右的時間。
同樣拿nasa送上去的生命維持單元來說,它可算不上一個永久基地,甚至連前哨站都算不上,只能說是前哨站的前哨準備。
而第一步完成后,第二步則是在前哨站基礎上,將月球臨時基地升級為永久基地,有人長期駐守,這個階段大概同樣需要至少510年左右的時間。
畢竟永久性的基地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多,面積也更大。無論是駐守人員的生活,還是相關科研活動的展開,甚至是月面資源的開發,都需要這座永久基地中來完成。
至于第三步,則是最后的成型基地了。
在已建成的永久性基地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擴張建設,形成集深空探索、旅游、生產、生活綜合功能的基地群。
至于更深入的月面城市群,那就算不上基地的范疇了。
目前來說,有能力在月球上修建基地的國家也就他們和米國兩個。
至于其他的國家或者地球,歐盟整體聯合起來再發展一下或許可以實現載人登月,但距離月面基地的修建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而他們北方的沙俄,就算是航天技術繼承了老大哥的,并且有了突破,他們的經濟也不允許他們去做這種事情。
所以目前來說,競爭就在他們和米國之間。
如果哪個國家有能力先在月球上修建起來第一座月面基地,哪怕僅僅是前哨站性質的,也能夠在月面的開發上占據相當程度的主動。
對于華國來說,引領未來太空的發展和開發,無疑是國家戰略級的重點部署。
而在目前這份可以說得上是爭分奪秒的競爭中,能夠使用航天飛機代替月面基地的修建工作,節省出至少五年以上的時間和大量的經費,無疑是一條彎道超車的絕佳路線。
很快,想通了所有關節點的眾人紛紛熱議了起來。
“這方法完全可行啊,只要能做到垂直起降,以航天飛機的龐大體型來說,完全可以當做臨時的前哨基地”
“這就相當于在地球上組裝好基地,直接一次性發射過去了,人力物力經費什么的都比在月球上建造更省。”
“不僅如此,如果考慮到用途的話,我們可以進一步將航天飛機造大一些,這樣落到月面上的基地也會更大。”
“的確,考慮到一次性的往返,一部分的結構可以使用更輕的材料來進行替換,這樣也能進一步的降低重量,擴大體積。”
“那現在的所有關鍵,基本就在垂直起降這一個功能上了。”
聊著討論著,眾人突然齊刷刷的將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常華祥院士身上。
感受著所有人的注視,常華祥一愣,隨即啞然苦笑了一下。
說來說去,月面基地和開發的重擔,和二代航天飛機的設計制造一樣,都落到了他的頭上
不過老實說,他心里也有些激動和興奮,躍躍欲試。
畢竟只要能做到垂直起降,那么從理論上來說,不僅僅是月球,甚至就連火星,乃至更遙遠的星球,他們都有能力快速的搭建起來一座前哨基地,甚至是永久性的基地
原來,航天飛機還可以這樣用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