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宇航員,他很了解自己的職業。
一般來說,他們在太空執行完任務回到地球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隔離和恢復身體健康之后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
而這個時間是以月為單位計算的。
當然,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在太空中呆的時間越長,需要的恢復訓練周期也就越長。
像他和麥克亞當朱莉婭這種相對短周期的登月行動,因為身體素質過硬的關系,恢復周期并不會太長。
兩周的時間,對于他來說其實是能接受的。
但相對比之下,華國宇航員和他們同樣執行了任務,身體卻沒有受到什么影響,這讓他感覺簡直不可思議。
難道他們都是超人不需要進行復健和康復訓練以重新適應地球的重力環境嗎
青年工作人員聳了聳肩,并沒有過多的解釋“我這邊會將你們的身體檢查數據完整的傳遞給nasa宇航局,是否選擇在這里進行恢復性訓練,他們應該會給你們做出安排。”
“當然,你也可以和nasa總部那邊進行溝通,選擇提前返回你們的祖國。”
簡單的解釋了一下,青年工作人員進入正題,一遍向斯梅德利穆爾詢問一些問題,一遍用筆在記錄本上寫寫畫畫了記錄著。
十來分鐘的時間,他已經在記錄本上寫滿了一整頁的數據。
隨后,他合上了記錄本,笑著看向眼前的nasa宇航員,開口道“感謝你的配合,我這邊就暫時不打擾你的修養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隨時聯絡我們。”
說完,他便帶著記錄本走出了療養室,朝著另一名nasa宇航員修養的房間走去。
在經歷了載人登月后,nasa的兩名宇航員則均出現了不同太空過激反應,需要進行一段時的調養是真的。
而星海號登月小隊的三名宇航員身體情況比nasa的兩名宇航員更好也是真的。
盡管他們同樣進行了載人登月工作,但因為航天器的差距,他們有著更寬闊的空間和運動場地,以及航天基地提前準備好的設備來維護他們的身體情況。
這就導致同樣是載人登月工作,他們和nasa的宇航員所面臨的情況完全不同。
如果不是低重力的環境暫時無法避免,恐怕星海號登月小隊的三名成員身體狀況會更加的優秀。
事實上,這其實也是這次載人航天登月的一部分測試工作。
包括對nasa的兩名宇航員免費的體檢和調養,也是他們在收集實驗對比數據。
簡單的來說,就是星海研究院和航天集團這邊在盡力的想辦法讓宇航員更順利渡過這些修養期,或者說直接免掉這份修養期。
畢竟在星海號承載著太空夢想飛躍上蒼穹的今天,他們需要更多的考慮太空活動或者說外星活動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好吧其實這個想法就是徐川一開始想著自己過段時間也去趟月球科研考察一下,但他又不想遭宇航員的這些罪,于是在登月工程前就提出了這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