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和川海材料研究所公開的論文使用一模一樣的步驟,對于此刻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的顧忌了
這是現在能看到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他相信米國專利局會站在他這邊,也相信埃克森美孚等企業會選擇和他進行合作
只要他能夠解決單斜伽馬相硫的穩定性問題,一切就都還有救
然而有些時候,一根稻草是無法挽救一個已經跌落懸崖的人的。
當石墨摻雜材料的穩定性檢測結果出來的時候,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眼神中滿是失落。
和碳納米材料相比,石墨摻雜的單斜伽馬相硫的穩定效果甚至更低。
“這不可能”
“明明所有的實驗步驟都是按照他的論文來做的,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特里薩阿奇爾教授手撐著實驗臺,臉上的表情失落中帶著頹廢。
他內心實際上大概已經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卻不敢相信,或者說內心不承認而已。
事實上,復刻實驗出現這種問題,無非就是公開的論文有隱藏關鍵步驟,亦或者說取用類似實驗步驟,有效果,但卻無法達到最完美的狀態。
這種手段,在學術界科研界是經常使用的方法。
尤其是在藥業領域,更是可以說隨處可見。
原研藥和仿制藥的區別,有時候可不是一般的大。
就像是最著名的某藍色小藥丸,第一批的專利其實早就已經到期了。
但正品廠商和后續的仿制廠商生產出來的藥品有著一定的藥效差異。
理論上來說,都是一模一樣的生產方式,但為何會出現這種差別,原因不僅僅在于生產設備、質量管理、原料這些東西。
還有極大的可能在于很多公開的東西和正品廠商實際上的生產步驟,方式有差異。
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這句并不僅僅是華國才有,無論是在哪里,留一手都是絕大部分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更何況是資本家呢
對于特里薩阿奇爾教授而言,按照論文復刻出來的實驗產品都距離川海材料研究所差了一大截,唯一的解決就只能是對方公開的論文有問題了。
這算不上坑,但是在龐大的利益沖昏了頭腦之下,他卻明晃晃的踩了進去。
“教授,教授”
耳邊的聲音讓特里薩阿奇爾回過神來,他看向自己的助理,開口問道“怎么了”
“教授,混合碳鈉氮摻雜材料并不是完全沒用,它還是有效果的,我們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究下去我想它應該距離標準應該不會很遠了吧”
凱莉維姬助理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聞言,特里薩阿奇爾臉上帶著苦意,他搖了搖頭道“這很難,或者說幾乎不可能做到的。”
對比起無知的行政助理,作為材料領域的研究人員,他很清楚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盡管從表面上來看,正如的他的助理所說的一樣,兩者只差了最后一點點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