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自己這位曾經的學生過來的目的時,這位頭發已經全白了的老教授眼神中帶上了勃勃的興致。
“化學材料計算數學模型”
饒有興趣的他從自己的學生手中接過了資料和文件,眼神認真的翻閱了起來。
徐川提出這位模型和理論的時候,這位老教授早就退出了化學界,盡管聽說過,但并不是很了解相關的情況。
“有意思,通過事先對化學反應的材料相關信息與條件進行判斷和條件輸入,再通過數學來模擬整個反應的全過程”
翻閱著手中的資料,格哈德埃特爾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份化學材料計算模型的核心。
“這是個很龐大的工程啊。”
簡略的翻閱完手中的資料文件后,格哈德埃特爾教授輕輕的合上了報告,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以他的眼光,在了解到了核心后自然很容易就能察覺出這份理論和模型背后對應的缺陷。
“導師,您覺得這條路線繼續完善下去,有沒有可能為化學建立起一套精準有效而又普遍適用的化學計算模型”
坐在客廳沙發對面,霍尼斯旺森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格哈德教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隨即輕輕的搖了搖頭,道“難,很難。”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從你帶過來的資料來看,不得不說那位徐川教授很敏銳的探索到了另一條化學材料計算的道路,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結合數學來建立起對化學過程的模擬。”
“但這種方法的苛刻性太大,不僅需要繁多的各類實驗數據以及每一種材料的不同化學和物理性質,且對于計算力的要求極高。”
“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化學材料計算方式,能幫助我們解決目前在化學材料研發過程中的部分問題,但卻很難為化學建立起一套精準有效且普遍適用的計算模型。”
霍尼斯旺森一邊自行的思索著優化的方式,一邊開口問道“那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導師”
客廳中,格哈德教授在聽到這個問題后也陷入思索中。
從問題來看,毫無疑問這又回答了最初的原點,即如何化學建立起一套精準有效且普遍適用的計算模型。
然而困難的是,目前的一些理論方法依舊無法做到對描述復雜化學體系進行描述,更別提將其轉變成數學模型了。
在霍尼斯旺森與格哈德埃特爾兩位師徒思索著如何為化學建立起一套精準有效且普遍適用的計算模型時。
另一邊,華國,紫金山腳下的別墅群中。
師徒兩人暢聊的主角,徐川也在自己的書房中思索著如何進一步優化自己手中的化學材料計算模型。
這算不上突如其來的想法。事實上,早在當初建立這個數學模型的時候,他就很清楚的知道這個模型的缺陷和問題。
而后續,材料學的專家張平祥院士以及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戴維麥格米倫教授其實都提出過這個模型的缺陷和問題所在。
只不過一直以來,他都沒什么時間去對其進行優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