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盟主星焰大佬加更910,還差1更,快了快了
米國,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紐約州賓漢姆頓市。
在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的材料學與化學的課堂上,19年因為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的貢獻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正在給這些年輕的學生們講授電化學領域的知識。
對于授課這種工作,有些教授會將教學任務甩給自己的助教或者是自己的帶的學生,甚至是從研究課題組中隨便抽出一個研究員來代替自己。
對于學術界而言,這已經是默認的潛規則了。
除了數學領域外,其他的學科有不少的教授都是這樣干的。
不過有喜歡讓人代替自己上課的,自然也有喜歡親自給學生上課的。
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很享受這種在課堂上給那些年輕學生傳遞知識的感覺。
或許在其他人看來,一個諾獎級別的學者站在課堂上給那些本科生研究生上課似乎是一件浪費時間的工作。
畢竟對于初入學術界的年輕學生來說,他們也很難跟上這種大佬級學者的思想和步伐。
不過事實卻是悄悄相反,大部分的諾獎級學者相對比普通的教授更喜歡親自給學生上課,也樂于在課堂上和學生們進行交流。
在斯坦利惠廷厄姆看來,年輕的思想能攜帶更多的亮光。
有些時候,那些學生們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或者想法,往往能夠給他們帶來關鍵性的靈感和啟發。
上完了一堂大課后,在在課堂最后的提問環節上,面對的自然是學生的請教環節。
“教授,關于華國那位徐教授最近公開在arxiv預印本網站上的論文,您看過嗎”
聽到這個問題,斯坦利惠廷厄姆笑著點了點頭,道“看過了,你有什么問題嗎”
“請問徐教授他真的做到了嗎做到了給電化學建立起一套精準有效且普遍適用的多體量子理論和統計理論”
舉手提問的的學生一臉好奇和期待的看向斯坦利惠廷厄姆。
對于學習電化學專業的他們來說,這篇論文的重要程度真的太大了。
如果被證實為真的話,恐怕化學界,至少電化學領域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個基礎上,即便是鋰枝晶難題、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也算不上什么。
畢竟它造福的是整個電化學領域,為電化學建立起一套精準有效且普遍適用的量子理論和統籌工作,適用于整個電化學,而不是僅僅是某一項技術。
要知道,如化學電源、電化學分析、電化學合成、光電化學、電催化、電冶金、電解等諸多領域都是電化學。
更關鍵的是,在化學的眾多分支中,電化學是唯一以大工業為基礎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