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在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研發出可充電式的鋰電池之前,鋰電池都是一次性的產品,是無法進行反復使用的。
而在他之后,可以說才開啟了整整的鋰電池時代。
而且他不僅僅是諾獎得主,現如今還是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材料研究所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任。
一家頂級高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主任,他對于化學界前沿科技發展的判斷,毋庸置疑是頂尖的。
看著學生們的反應,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笑了笑。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里了,關于課后作業方面,既然大家對于徐教授的那篇論文很感興趣,那么課后作業就以這個為題目。”
“我希望在下周一之前,你們都能夠完整的完那篇論文,并且書寫一篇對于電化學領域的認知論文。”
“就這樣,下課吧。”
敲了敲桌子,斯坦利惠廷厄姆宣布了下課,剛準備帶上了自己的教材離開了教室,階梯下就有學生喊道。
“教授,如果證實這篇論文是對的,那么他有沒有可能拿到諾貝爾化學獎”
聽到這個問題,斯坦利惠廷厄姆嘴角勾起了笑容。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用一種閑聊開玩笑的口吻開口道“如果它被證實是真的,那么諾貝爾化學獎頒布頒發給他都不重要了。”
“因為,這篇論文本身就是榮耀”
在離開教室后,斯坦利惠廷厄姆并沒有回自己的辦公室,而是前往了停車場,打著火后前往了紐約州立大學的另一個分校,布法羅大學。
事實上,紐約州立大學并不是一所院校,而是米國紐約州的一個由很多家高等院校組成的大學系統。
它是世界上最龐大的高等教育系統,也是米國最大、最全面的州立大學教育系統,共有64個成員分校,擁有近50萬在校學生。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也意味著紐約州立大學系統在科研能力上的強悍。
而針對徐川上傳到arxiv預印網站上的論文,無論是電化學建立起一套精準有效且普遍適用的量子理論和統籌工作,還是針對鋰空氣電池的機制探索,紐約州立大學哪一個都不可能錯過。
前者可能是電化學界的未來,后者可能是鋰電池界的未來。
這種能改變整個世界論文,沒人愿意錯過,紐約州立大學自然也不例外,針對徐川的論文,他們成立了一個課題小組,用以研究論文的正確性和價值。
斯坦利惠廷厄姆就是小組的組長,他負責理論化學的部分。
但遺憾的是,他們對論文中數學部分的解析和論證,進展有些緩慢困難。
畢竟要想在化學界找到一名精通數學的大牛,或者是找到一名相對精通化學的數學大牛,還是比較困難的。
s晚上還有一章,求個月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