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和電磁力都是長程力,而弱力和強力是短程力,分別在10和10的距離內發生作用。
在這方面,標準模型已經給出了物理上的答案。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后,電弱統一理論和描述強作用的量子色動力學qcd一起構成了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
而即便是這樣,即便是他早已經站在了物理學界的巔峰,對于如同統一這兩者依舊沒有太多的想法。
這輩子學習的數學雖然一度帶給他了繁多的榮耀,也解決了不少的問題,比如霍奇猜想、ns方程這些千禧年難題,但對于突破自己曾經在物理學前沿上的邊界,似乎并沒有太大的幫助的感覺。
這讓他這兩年在研究三力統一的時候,一度產生了數學在這方面似乎并沒有多大用處的感覺,有些懷疑頂尖的數學到底能夠在實驗之前幫助自己找到一條真正的路。
這種想法在最近兩年的時光中一直充斥在他腦海中,也是他在完成了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后一直都沒怎么重新踏入數學領域的原因之一。
這種話如果說出去,或許會被人批死,也有可能會有更多的人覺得他在炫耀。
畢竟在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后,他可是干掉了弱黎曼猜想這個解析數論中最頂尖的難題。
不過真實的情況的確是他腦海中的想法一樣,弱黎曼猜想的研究其實是在研究愛因斯坦羅森橋的過程中意外得到的靈感而已。
而他之所以想研究愛因斯坦羅森橋,不僅僅是因為時空洞這一概念吸引人,更是因為他想證明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數學,在頂尖物理的研究上,有著突破性的幫助。
現在,他或許可以回答這個答案了
書房中,徐川盯著眼前的稿紙,嘴里在不自覺的輕聲念叨著。
“眾所周知,在量子場論里,力的強度依賴于力的媒介粒子的質量和耦合常數。而質量來自對稱性的自發破缺;耦合常數則是出現在理論基本方程中的數,刻畫了媒介粒子在反應中被發射和吸收的強度”
“從電弱對稱性破卻的能級來看,超對稱了一個可以描述費米子和玻色子的框架。它在通常的四維時空上附加另外的四維超空間用以容納費米子奇異的幾何性質。”
“那么強核力在破缺的時候,其關鍵就在于夸克的自由漸進上。”
“”
記憶中那些對他而言不可能忘卻的知識在這一刻匯聚成一道道小小的溪流,沿著物理的高地朝著最終的雄關匯聚而去,一點一滴的聚聚在城墻之下,沖蕩這座物理學大廈的圣地。
就在徐川閉關研究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統一的時候,第三天,一則電話打到了他的手機上。
雖然對某個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他的手機會調整成工作模式,進而屏蔽掉絕大部分人的來電。
不過考慮到一些緊急情況,還是有一些親友是安置在白名單里面的。
對于這些親友來說,只要連續撥打兩次電話,那么來電則會通過工作模式的審核,進入他視線。
隨手拾起了放在書桌角落邊的手機,徐川看了一眼來電顯示,電話是愛德華威騰打過來的。
“喂,導師,有什么事嗎”
目光轉回書桌上的稿紙,他隨口問道。
“希格斯教授的哀悼會時間確定下來了,就在三天后,愛丁堡大學那邊聯系不上你,想通過我幫忙問問你會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