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他學法語,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天賦這種東西,對于他們這些可以說站在學術界前沿的學者來說,每個人都有。
學習一門語言是簡事,背誦一篇論文更不是什么難事。
不過對于其他人來說,能夠一字不差的將一篇三十來頁的學術論文完整的記下來,用天人來形容都不為過。
老實說,除了傳說中的超憶癥,他們還真想不到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
給實驗室中的幾名研究員帶來了一點小小的記憶震撼,徐川也沒有在這件事上過多的糾纏。
他開口道:“關于這份室溫超導材料,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奇特的實驗數據,原理就在我剛剛所說的內容中。”
聞言,看過《凝聚態電子局域化構造理論》的三人皺著眉頭思索了起來。
雖然說沒法像徐川一樣完整的一字不差的將整篇論文背誦出來,但對于論文中的重點,他們肯定都有記憶。
但解釋這種反常實驗數據情況的,在整篇論文中,至少在他們的記憶中并沒有。
當然,既然眼前這位已經明確的告訴了他們,相關的解釋機制就在論文中,他們肯定是相信的。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份機制并沒有明確的在論文中詳細的描述出來,僅僅是一筆帶過或者說隱藏在某個理論中。
看著緊皺眉頭苦思的三人,徐川輕笑了下,沒直接將機制說出來,也沒打斷他們的思考。
室溫超導材料實驗數據反常的機制的確就隱藏在論文中,但是要找到,如果在沒有提點的情況下,難度還是有一些的。
畢竟論文整體有三十多頁,而且是純干貨,幾乎沒有夾雜任何實驗數據和圖表的。
不過他現在已經明確的告訴了三人機制就隱藏在具體哪一段了,相信以三人的能力要不了多久就能發現。
果然,不出徐川的預料,在等待了一會后,有人反應了過來。
“電子離域效應!”
實驗室中,龔正眼神帶著一些明亮,看了過來,詢問答案。
一旁,樊鵬越和宋文柏看了過來,臉上帶著一些還沒反應過來的詫異和疑問。
龔正深吸了口氣,開口解釋道:“電子離域效應嚴格來說不算是物理學的理論,它是化學·有機化學中的概念。”
“簡單的來說,是指由于共軛π鍵的形成而引起的分子性質的改變的效應。這種效應導致π電子的運動范圍不再局限于兩個原子之間,而是擴展到更大的區域,從而影響了分子的化學和物理性質。”
“比如,在h2c=ch2中,π電子的運動范圍局限在兩個碳原子之間,這被稱為定域運動。而在ch2=ch-ch=ch2中,可以看作兩個孤立的雙鍵重合在一起,π電子的運動范圍擴充到四個碳原子之間,這就是離域現象。”
“凝聚態電子局域化構造理論中,在徐院士提到的段落中有一小段相關的描述,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這個了。”
“只是.我不太明白的是,你到底是怎么將常態下僅適用于有機化學的電子離域效應應用到金屬材料上的。”
說到這,他看向了徐川,眼神中滿是疑惑,猶豫了半響,還是接著說了一句。
“這不科學。”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