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化石這種東西遺留的信息實在是太少了。”
“但是借助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熱轉換-同尾數比質儀這些設備,我們發現在這些樣本材料中富含一種在自然界幾乎很難天然形成的物質。”
“它是目前人類從未發現過的新型硫化物晶體,其化學分子式以硫醇的巰基官能團(-sh)為主體。”
“這種新型硫化物細微晶體在樣本中多孔特殊結構多細胞生命周圍富含程度高,依次向外遞減。”
“且我們在第一種類似于遠古細菌的單細胞生物生物體內檢測出高硫元素含量。”
“這個含量在所有樣本中并不是平均的,從元素分析結果來看,有些高,有些低。同時這些遠古細菌的單細胞生物幾乎只聚集在較高濃度的硫化物晶體附近。”
聽到這,徐川神色一動,開口道:“這意味著這種新型硫化物晶體是第二種多孔結構的多細胞玻璃海綿生命產生的,而另外一種類似于遠古細菌的單細胞生命是以這種新型硫化物晶體為食的。”
戎嘉余院士點點頭,道:“沒錯,這是理論上最大的可能性了。”
“而且從這些巖石樣本來看,自然界是很難生成這種具有特殊規律的高度復雜的結構。”
“所以整體來說,這些樣本中包含有古老生命體化石的可能性被提升到極高的程度。”
“可惜的是,我們無法活著觀看這些地外生命到底是如何生存演化的。”
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戎嘉余臉上的落寞神情很快消散,被興奮取而代之。
他快速的開口道:“徐院士,我想申請實地去月面南極的xy·hh091溶洞中進行考察!”
盡管通過月巖樣本他們觀測到了這兩種地外生命的大體結構,但從化石中能觀測到的細節和能夠做出來的推測遠遠不夠。
如果可以,他更希望能夠親自去一趟月球南極的溶洞中,實地考察勘探當地的地質環境。
畢竟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現地外生命,其意義和重要性非同凡響。
徐川打量了一下這位金陵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老院士,笑著開口道:“這個我說了可不算,您得去找航天局那邊。”
從面貌上來看,這位戎院士的年齡應該也有個七十來歲了。
雖然說目前他們的航天技術對于宇航員的體質要求已經降低了很多很多,低到一個普通人沒有經過特殊訓練都能夠乘坐登上太空的地步。
但這并不代表老年人也行。
畢竟太空中低重力的環境對于這種高齡老人來說可能會誘發各種基礎病。
雖然很敬佩這位老院士在學術上的追求,但這種事情徐川也沒法答應,只能推給航天局那邊,讓航天局去當這個‘惡人’了。
畢竟理論上來說,任何需要搭乘航天飛機前往太空和月球的旅客,都是需要經過星海研究院和航天局雙重審批的。
......
ps:晚上還有一章,應該在12點前,求個月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