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標槍”反坦克導彈,早期型號的穿甲能力就能達到750毫米的均質裝甲,而后期型號的貫穿能力更是達到了1100毫米以上。
還有國內生產的重型車載反坦克導彈紅箭10號,也是我國第四代反坦克導彈,最大破甲能力高達1600毫米。
以及在去年的軍備航展上最新的改進版,號稱達到1800毫米,能夠打穿世界各種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的紅箭10系列反坦克導彈等等
相對比電磁軌道炮五百毫米的破甲來說,這些反坦克導彈的殺傷力要更加的優秀。
但對于一種武器的優秀評價,并不是單純的看穿甲來的。
除了殺傷力以外,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它的價格!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對外售價差不多是三十萬米金一枚,且不包括發射裝置,純導彈本體。
紅箭10系列反坦克導彈在軍備航展上的售價同樣高達近四百萬。
盡管在現代戰爭中,反坦克\/反裝甲是各國陸空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但價格如此昂貴的反坦克導彈,也不是任何國家都能使用得起的。
而且就算是拋開售價,從造價來說,反坦克導彈的造價通常也不會便宜到哪里去。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標槍”反坦克導彈造價突破了十萬米金,而紅箭10系列反坦克導彈的造價更是高達160萬rb。
雖然說用這種造價的反坦克導彈去換一輛造價數百萬米金的坦克,或者是更加昂貴的軍用直升飛機是絕對劃算的事情。
但相對比之下,電磁軌道炮的炮彈,可謂是廉價到讓人難以想象。
一枚純金屬的炮彈,哪怕是采用價格較為昂貴的鎢鉻合金材料,再算上特殊的造型,其價格頂天了也不過是幾百塊而已。
而且制造起來極其簡單,哪怕是普通的中小型鋼鐵廠,甚至你弄個家庭作坊都能手搓出來。
如果拋開電磁軌道炮的炮臺來說,這何止是在傳統的穿甲導彈頭上爆殺。
當然,電磁軌道炮本身制造的難度極高,技術含量和造價同樣極高這點也無法忽略。
除此之外,還有純金屬炮彈無法像傳統的導彈一般精確制導同樣是缺陷。
這個問題在如今現代化跨視距的戰爭中是不小的問題。
但相對比它的優勢來說,這些都是可以彌補的。
造價極低的純金屬炮彈代表著它可以通過流水線工業化批量生產。
超高的飛行速度代表著幾乎無法攔截,也代表著極其恐怖的破壞力和殺傷力。
而智能ai控制的武器系統意味著它的反應速度可以極快,在中短距離的作戰上可以有效的殲滅任何方位的敵人。
更關鍵的是,只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電磁軌道炮可以在短短十余秒鐘的時間內就能完成充電和發射的過程。
這意味著它具有傳統火炮無法相提并論的極高的射速意味,也意味著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打出多發炮彈,具有非常強大的打擊能力和快速響應的能力。
這些都是傳統火炮難以比擬的優點。
相對比之下,那些缺點,也足夠讓人接受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