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迪·梅爾:“你好。”
并沒有浪費時間,在打了招呼后,有線電視新聞的媒體記者直接進入了正題,開口詢問道:
“我們剛剛收到消息,華國已經正式朝火星發射了兩艘航天飛機,搭乘了六名宇航員,開始了載人登陸火星計劃,請問這件事梅爾教授您怎么看?”
布雷迪·梅爾思忖了一會后開口回復道:“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這兩年華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
“他們不僅完成了載人登月,還在月球上建立起來了一個臨時的科研基地。這份實力已經超越了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國家了。”
有線電視新聞的媒體記者:“那您覺得他們開展載人登火計劃的成功率有多高呢?”
布雷迪·梅爾:“抱歉,這個問題我可能沒法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接著道:“載人航天一直都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情,尤其是載人登火這種此前從未有過的計劃,對于一個國家的航天技術的考驗更是要求極高。”
“舉個例子,我們米國在上個世紀進行全球首次載人登月的時候,為此特意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即阿波羅計劃。”
“在最終將宇航員送上月球前,我們進行了多次無人登月探測,獲取到了大量的登月數據后,才最終成功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
“而目前據我所知,在這方面,華國僅僅進行了一次無人登火探測任務而已。”
聽到這番話,有線電視新聞的媒體記者眼睛一亮,快速的問道:“您的意思是華國這一次的載人登火行動會失敗?”
“咳~,我可沒有說過這句話。”布雷迪·梅爾輕咳了一下,接著道:“的載人登火是否會成功,不是你我能夠決定的。”
“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將宇航員安全的送到火星后,再安全的接回來。只有宇航員再度腳踏實地的站在地球上以后,才能稱之為成功的行動。”
“至于華國能否做到,就要看他們的前期準備工作和相關的航天技術了。”
雖然說反駁了媒體記者的說法,但他也沒有將話說得太死,而是給出了一個相當曖昧的回答。
華國能否做到載人登火,還要看他們前期的準備工作和航天技術。而在這一點上,他此前就點明了星海研究院只進行了一次無人登火的行動。
相對比米國在上個世紀進行的載人登月阿波羅計劃來說,這一次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無疑是相當少的。
而坐在沙發對面,有線電視新聞的媒體記者很顯然捕捉到了這個‘要素’,眼睛一亮,臉上帶上了笑容。
這次采訪的重點信息,有了!
對于這個炎熱的夏天來說,要說最火爆的事情莫過于星海研究院·下蜀航天基地在六月二十一號發射上天的兩架航天飛機了。
不管是否了解航天,幾乎半個華國都在為瀚海號的升空而歡欣雀躍著。
載人登火!
這一個在五年前都還遙遠無比的詞語,今天就已經走到了所有人眼前,見證一道史詩的豐碑。
而正當國人在為載人登火高興的時候,從國外傳遞回來的一篇新聞報道,卻是給不少還在興奮頭上的人澆了一盆冷水。
《華國的載人登火工程過于急促,可能具備極大的失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