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時間,追上主流的高端硅基芯片。
這對于剛剛起步發展的碳基芯片來說,已經無法用‘厲害’兩個字來形容了。
盡管這其中離不開碳基芯片本身優越的性能和不可限量的潛力,但國內已經逐漸完善的芯片體系,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雖然說在高端芯片及相關的制造技術上華國還欠缺了許多,比如euv紫外光刻機、光刻膠等等頂尖的設備和材料他們都造不出來。
但中低端的芯片制備,華國是擁有相對完整的技術和工業鏈的。
比如中芯國際、華威海思、華潤微電子、海光信息等等企業,在中低端處理器、加速器等計算芯片產品和系統的研究、開發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了。
只不過中低端的產品利潤不高,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視,所以并不怎么顯眼而已。
再加上西方利益集團在硅基芯片上布局了幾十年,長時間的技術發展更新換代也不容小覷。
無論是技術差距還是專利壁壘,都是華國很難在高端尖端芯片產業難以追上的原因。
而高端的芯片之所以重要,主要因為它們在多個領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比如信息技術和通信,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處理等等。
前者是現代通信和信息技術的基礎,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電腦、服務器等設備中。
后者則對計算能力和效率有極高要求。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芯片是科技時代的重要生產力。
它就像是第一、二次工業革命中的蒸汽機、內燃機,其決定著一個時代生產力的強弱。
進入科技時代,無論是人們常用的手機、電腦及數碼產品;還是企業應用的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工業機器人,都離不開芯片的支撐。
就拿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手機為例來說。
比如手機的指紋識別功能和臉部識別功能,是需要對應的芯片提供相應的計算力支持的。
還有人和手機進行交互的時候,手機需要處理指令數據就需要中央處理芯片,屏幕顯示各種各樣的顏色,圖片,文字需要屏幕驅動芯片等等。
而除了手機外,無論是電腦、汽車、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等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產業,行業,幾乎都離不開芯片的控制。
越是高端的芯片,計算能力也就越強,生產力也就越強。
這是華國一直謀求芯片突破的核心原因,也是西方利益集團一直卡住相關領域發展,不讓其他國家進入這一領域的原因。
捏著手中的芯片,徐川細細的打量了一會后將其重新放回了保護盒中。
“我記得你剛剛說這種芯片已經能夠小規模的批量生產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