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探索》期刊最新一期的刊物通過采訪釋放出來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懵逼了。
緊隨而來的,便是猶如火星撞地球一般的轟動。
震驚、詫異、激動、興奮、恐懼、害怕.各種各樣的情緒幾乎同時出現在了整個學術界和工業界。
很多此刻尚處于深夜,許多正在睡覺的學者或工程師,以及相關產業的老板,高管等等人員,幾乎無一例外全都被緊急電話打起來了。
一場場的緊急會議迅速召開,整個半導體行業全都在討論著相關的情況。
碳基芯片!
一種采用碳納米材料制造的新型芯片!
對于學術界和半導體工業界來說,碳基芯片這個概念并非是今年才出現的東西。
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就有學者提出過利用碳材料來制備集成電路。
但直到今天之前,‘碳基芯片’這個詞對于整個半導體行業來說,依舊只是‘概念名詞’而已。
甚至于就連最前沿的學術界,對于這條技術路線是否可行也存在著不小的爭議。
畢竟碳基芯片在實現量產前,仍需攻破純度、取向角和密度等各種難點,并且在制備大面積均勻的t陣列薄膜方面也存在極高的難度。
甚至不少頂級的材料學專家或半導體領域的尖端工程師,對于碳基芯片都抱有遲疑的態度,甚至是認為這是短時間根本就做不到的技術。
然而就是這樣一項充滿爭議的技術.現在有人站出來告訴全世界他們做到了!
而且站出來的這個人還不是別人,是如今學術界的第一人,那位曾解決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徐川教授。
諾貝爾獎與菲爾茨獎雙獎得主,霍奇猜想、ns方程、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可控核聚變技術、鋰枝晶難題、常溫超導材料.
如此之多的榮譽和光環,隨便從他過去所解決的問題中挑出來一個,那都是奇跡和史詩般的存在,足以亮瞎無數人的眼睛。
更關鍵的是,以這位大佬的性能,如果是在某一項工作上沒有明確肯定的突破,做到了萬無一失的程度,那么他基本不會對外公開發聲。
雖然說華國在芯片領域的確緊缺,也落后于西方不少年。
但以那位徐教授的性格,如果不是真的在碳基芯片領域做出了真實的突破,那么他是不可能站出來表態的。
如果碳基芯片的突破,真的是以這位大佬的親手完成的
那么對于如今掌控半導體產業的西方利益集團而言,說是天直接塌了都不為過。
對于《探索》期刊放出的消息,最先有反應的不是半導體行業,也不是各國政府,而是股市和證券市場。
當相關的消息傳遞到米國的時候,正值這周四的下午。
而上一秒還在因為當局放開對半導體領域限制不斷上漲的各大半導體公司的股票,下一秒就仿佛斷崖般直線隕落。
無論是英偉達、還是英特爾,亦或者高通、amd,包括蘋果、三星等等企業,乃至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因為這條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