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這份消息僅僅是《探索》期刊釋放出來的一個下一期刊物的預告,哪怕是大家還沒有看到真正的內容,半導體行業仍然像是被人開了一槍一樣,直接受到了重創。
一切來得都是如此突然。
在《探索》的預告公開之前,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聽到相關的風聲,也不知道那位徐教授什么時候開始涉及半導體領域的。
盡管早在去年,大家都知道華國已經開始著重部署芯片與半導體領域的發展了,甚至推動了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開始嘗試布局芯片的上下游。
但對于早已經布局了半導體產業長達一個世紀的西方國家來說,這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畢竟圍繞著芯片的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尖端技術產業鏈。
無論是高純度的單晶硅材料,亦或者是光刻膠、光刻機、還是設計芯片集成電路圖的eda產品,都非華國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難題。
然而誰也沒想到,僅僅是一夜之間,天就變了。
去年還在追趕他們腳步的華國,今年就已經在碳基芯片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
而且這份消息還是當今學術界的第一人所創建的期刊雜志所公開的,這簡直跌破了所有人的眼睛。
伴隨著碳基芯片技術突破的消息,無論是納斯達克還是標普500,半導體相關的板塊幾乎全面暴跌。
甚至,相關的連鎖反應很快就波及了其他與半導體產業相關的領域上。
比如手機、電腦、計算服務器等等,全都因為半導體產業的一片飄紅而連帶著暴跌。
如果不是《探索》期刊的下一期刊物還沒正式發布,恐怕這份恐慌的情緒會更加的迷茫,影響到全米,乃至整個西方國家的股票與高科技市場都說不定。
畢竟那個人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對于現在的半導體產業來說,幾乎所有人都聯系了《探索》期刊和其他分銷《探索》期刊的報社,訂閱了下一期的《探索·總刊》和《探索·材料學》。
不僅僅是半導體產業,就連金融領域、其他高科技領域等等與之相關或無關的產業,也同時聯系了《探索》,訂閱下一期的刊物或者是希冀從探索總部獲得更多的消息。
對于他們而言,如今唯一的希望,可以說全都寄托在接下來的這兩篇論文上。
整個半導體產業都在期待,期待刊登在最新一期《探索》上的那兩篇和碳基芯片相關的論文,作者并不是那位徐川教授,而是另有他人。
畢竟論文作者名字的不同,帶來的影響力可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是那位徐教授親自署名,那么對于當今的半導體產業來說,這將是一場致命的打擊。
如果署名的是其他學者,那么這一切的憂患都將得到解除。
硅基芯片的大廈依舊穩如磐石,固若金湯。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
在經歷了整整四天的時間后,當進入七月,全新的一周來臨時,《探索》期刊終于對外公開了它最新一期的《探索·總刊》與《探索·材料學》。
第一時間,幾乎所有在等待的人員都或購買或從《探索》期刊的官網上購買了這兩篇論文的電子版本論文。
沒有去翻閱這兩篇論文的具體內容,也沒有關注它有多少字,所有人在第一時間看向了這兩篇論文作者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