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笑著點點頭,道:“這個時間是我根據目前的資料以及結合了標準改造指數進行計算出來的。”
“這是一個精細活,我們必須要確保每一輪的隕石小行星撞擊活動都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
“如果是單純的轟炸,這個時間我能縮短到五年。”
“但單純的轟炸火星,那對于我們而言并沒有太多的意義,畢竟隕石撞擊的目的是激活火星內核。”
常華祥深吸了口氣,看向徐川問道:“即便是你說的這種方法可行,那你準備怎么運送隕石和小行星?”
“要知道,能夠牽引到火星內核波動的隕石,其體積質量恐怕不會小。”
雖然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有足夠的材料,但無論是從哪方面來考慮,這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比如距離,火星距離小行星帶之間的距離比距離地球還要遙遠。
兩者之間的距離大約在2.17-3.64天文單位之間,而火星地球之間的距離僅僅只有0.38到2.67個天文單位。
這意味著即便是最靠近的時候,火星和小行星帶之間的距離也超過絕大部分時候地球和火星的距離。
要想從如此遙遠的距離搬運隕石,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不僅僅是距離,如何讓小行星帶中符合要求的隕石停止,或者說轉向飛行火星,同樣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別以為小行星帶中的隕石就是安靜的呆在太空中,就像是石頭呆在地上,只等待你去拿卡車拖一樣。
小行星帶中的隕石和小行星,在太陽的影響下,哪怕是一粒塵埃,都在以極高的速度在太空中‘狂飆’。
這些碎亂的隕石和小行星,不僅僅在圍繞著太陽高速公轉,而且還在太陽的攜帶下,以更高的速度圍繞銀河系中心運動。
要想改變它們的運行軌跡,穩定的將其搬運到火星軌道上存儲起來,難度恐怕比他們現在正在進行的載人登火還要大。
因為理論上要想通過隕石撞擊來牽引到火星的內核,使其重新活躍起來的,那么隕石的整體質量以及速度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行。
就像六千五百萬年前導致地球上恐龍滅絕的那顆巨大隕石一般,直徑達到了至少十公里。
而直徑超過十公里的隕石,哪怕是最常見的巖基隕石,其重量少說都有數萬億噸。
如果說對于這個重量沒有什么概念的話,那么可以參考一下現代的航空母艦。
前兩年改造后下水的海西號航母,其重量官方公布的數據是八萬余噸。
如果說一顆直徑十公里的隕石,重量算五萬億噸的話,其噸位,相當于至少六千萬艘航母。
如此夸張的重量,即便是在宇宙真空中,想要讓其偏離軌道和相對停滯下來,需要的手段
老實說,常華祥覺得自己真的想不出來到底能有什么辦法做到這件事。
當然,相對比地球來說,火星的質量和體積都要更小。
這也就意味著撞擊牽引內核需要的隕石質量也遠比地球更小,但即便是火星更小,想要通過撞擊產生的能量牽引到火星內核,使其產生波動,隕石的質量不會低到哪里去。
就算是相對比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要小十倍,其質量也會達到驚人五千億噸!
世界上最高的迪拜塔,其總重量也不過是120萬噸左右。
一公里的隕石,至少相當于四萬多棟迪拜塔。
控制如此夸張的重量,即便是在太空中,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來說,也同樣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老實說,他真的想不到徐川能夠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