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這艘空天母艦外圈結構達到了五百二十米的核心原因。
只有達到了這個級別,生活在上面的人員才能夠相對正常的活動。
當然,除了這些保障在里面生活的人員健康安全的設計外,這艘空天母艦在軍事用途方面的設計也不容小覷。
首先是內圈!
內圈除了作為核心艙,為整艘空天母艦提供能源、動力外,還被設計成了兩門威力巨大的動力炮!
其采取的設計方案與此前徐川參與過的電磁軌道炮幾乎一致。
那群之前提到過要在太空中建造一門‘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喪心病狂’的裝備處專家們,最終還是以另一種形式將其設計進了這艘空天母艦中。
通過內圈主核心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無盡的能源,利用常溫超導材料作為軌道,長達整整六十八米的加速炮管.
要知道,之前他在江楚那邊的電磁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測試實驗室中看到的‘雷神號電磁軌道炮’總長也不過是十五米,加速炮管只有13.8米。
老實說徐川都不知道這群人弄出來這個想干啥。
一發干掉小日子?
咳咳
雖然說沒這個可能性,但如此夸張的加速軌道,這玩意理論上來說完全不比小日子擁有的那兩枚核彈弱。
在外圈與內圈中間的空白處,則用于承擔對航天飛機、空天戰機一類飛行器的補給任務。
那些用于鏈接內圈和外圈的高強度抗拉升材料被設計成了類似于管道的結構,甚至可以做到通過自動化設備高效的給飛行器補給物資。
而在空天母艦的最外圈,采用了高強度的合金材料作為防護壁,從報告文件來看,這主要是應對在太空航行時的細微塵埃與微隕石的沖擊。
畢竟空天母艦在太空中的飛行速度極快,任何再細微的塵埃和隕石在超高的速度下撞上飛船都會造成極大的動能損傷。
而且,在外圈結構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同步設計部署動能武器、電磁武器和激光武器等不同類型的武器裝備。
這些外圈結構上的武器主要起攔截防護功能,應對敵方炮彈導彈的攻擊。
雖然說目前除了激光武器外還沒有其他的武器能夠攻擊到處于近地軌道的設備。
但洲際導彈這種遠程導彈如何改裝的話,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而且米國如今也跟隨著他們的腳步重啟了航天飛機,雖然說在目前在體型大小性能上遠遠無法和他們的相提比倫。
但中小型的航天飛機也并不是沒有攜帶攻擊性的武器裝備上天的能力。
不得不說,在這艘空天母艦的設計上,航天集團可謂是將他們能夠想到的一切,都給融進去了。
ps:月初了,求一張大佬們手中的保底月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