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真的翻閱完手中的文件后,徐川將其放到了茶幾上。
對面,常華祥院士笑著問道:“感覺如何?”
思忖了一會,徐川開口說道:“理論上來說的確可行,但要建造一艘如此龐大的空天母艦,難度之大簡直超乎想象。”
“一次性將直徑超過五百米的圓形巨物送入太空哪怕是對于咱們現在的航天技術來說是不可能的。”
“相對合理的辦法是分段運輸上天、在軌對接成型,但想要確保較大弧度的大部件在太空中精準對接,對技術、工藝和操作經驗都將是嚴峻考驗。
“就算是這樣,我們可以采用在地球上進行生產零部件,組裝成半成品的模塊再發射到太空中,恐怕也至少需要5-8年,甚至是10年的時間才能做到。”
“而且”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桌上的文件,微蹙著眉頭繼續道:“除了設計建造等方面的難度外,如此龐大的物體運行在太空中。”
“即便是在近地軌道上,其外圈結構在旋轉時產生的太空電動力學難題也是無法忽視的。”
“這就和我們之前聊過的‘太空電梯’工程一樣,在繞地球磁場飛行的鋼繩還會發生電磁現象。”
“無論是鋼索還是空天母艦的外圈結構,作為一個導體,以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磁場中飛行時,切割磁感線會產生較高的電壓,這是潛在的危險之一。”
“另一方面,這種旋轉式的大型飛船,從物理角度上來說,會避不可免的遇到重心移動問題。”
“簡單的來說,就是當大質量物體在管道中移動時,可能是幾個人或重型設備,整個空間站將必不可免的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開始搖擺。”
“這對于居住在里面的人員和部署的設備來說同樣是個不小的問題。”
“另外,雖然說從設計上這艘空天母艦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五百二十米,但對于一臺重力模擬設備來說,它的直徑依舊過小。”
“這會導致人頭和腳的“重力”不同,重力梯度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眩暈感。”
“.這些都是這艘空天母艦可以預見的難題。”
雖然說并不是航天領域的專業人員,但研發新型航天飛機這么久了,也接觸和學習了很多航天方面的專業知識。
盡管比不上常華祥院士這種,但如果是單單針對這份空天母艦的設計給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的話,他還是做得到的。
當然了,相對比專業人士,他這點見識就不算什么了。
相信航天集團那邊既然已經完整的給出了空天母艦的設計方案,那么他提出的這些問題肯定也已經思慮過了。
雖然說制造一艘如此的空天母艦困難程度九顆星,但以目前華國的經濟實力和航天技術來說,這也并非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但一艘五百米長的空天母艦,哪怕是耗費十年的時間,只要能制造出來,對于國家來說也是完全值得的。
一艘永久巡航于外太空和近地軌道的空天母艦,它將成為繼航空母艦之后的另一種霸王,取代航母的地位,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