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還是通過貨幣來錨定整個華國的全產業鏈工業體系,用世界工廠的口碑和穩定的實力,并且還有rmb對抗全球金融風險的能力作為背書,從而提升rmb在國際上的地位。
這是最穩妥的,也是有人信的方式。
換個通俗的說法,rmb的錨定方式就是只要你持有華國的貨幣,那么你就可以買到任何大宗產品。
華國現在和未來最大的優勢,就是工業!
龐大的工業,龐大的現代化工業、信息化工業以及現在正在發展的智能化工業,智慧化工業和未來的太空工業等等。
只有工業,才是真正支撐科技發展的基礎資源。
老米的去工業化,取而用金融來操控全世界,玩那一套擊鼓傳花的游戲,大家不是傻,只是在一開始沒能力對抗而已。
平時天天借錢,經濟不好了,拉一波利息讓米元回流,拉爆中小國家的匯率,再低價抄底。
這一招在過去幾十年中屢試不爽。
而現在,一位有能力打破此模式的出現了。
更關鍵的是這種錨定工業化的新模式還是有利于大家的,那么當格局發生變化的時候,就勢必會有國家快速的跟進,進行貨幣的更換,何樂而不為呢?
而對于他們來說,rmb大規模的流向全世界,取代米元作為主流交易貨幣,那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當他們成為主流交易的貨幣后,不僅可以極大的增強華國在全球的國際影響力,還能夠降低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推動經濟結構優化,促進金融業發展等等,優點同樣拉滿了。
聊了一會有關于空天母艦的事情后,常華祥院士似乎想起了什么,抬頭看了過來,好奇的問道。
“對了,我記得之前你不是在研究那個什么電磁護盾技術嗎?現在情況如何了?有沒有機會應用到這艘空天母艦上?”
雖然說一直在負責下蜀航天基地這邊的工作,但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他還是知道的。
因為這項技術在徐川的設計中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大規模的深空航行而準備的,這也是航天局那邊的鄔遠康局長比較關心的事。
這次那位鄔局長過來,還專門向他咨詢了這一塊的工作。
不過負責研發的部門不是航天研究所和下蜀基地這邊,而是星海研究院的另外兩個部門。
當然,航天研究所這邊也有參與,但主力還是當初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那批人。
畢竟對等離子體與磁場的操控,要說這個世界上哪個機構最牛逼,那還得是解決了高溫等離子體湍流難題的星海研究院。
航天研究所這邊的人員大部分都是后面從其他的航天機構中調派或者挖過來的,對于這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
甚至就連空天發動機引擎,名義上雖然是航天研究所的項目,但實際上也是能源研究所那邊主導開發的。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想了想,回道:“完成了一部分吧,有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不過距離運用到空天母艦這種飛行器上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至于什么時候能夠解決,這個誰也說不定,要看剩下的等離子體護盾模塊什么時候能有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