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諾貝爾獎頒發典禮前奏的光影秀與交響樂,數名這一屆諾貝爾獎得主也緩緩的步入了藍廳。
維也納交響樂團指揮彼得·波佩爾卡手中的指揮棒揮舞的速度越來越快,現場的音樂與氣氛也熱烈高漲了起來。
伴隨著諾獎得主與受邀嘉賓的入場,交響樂混合著掌聲如雷動般響起。
坐在前排,穿著灰色羊毛長外套的戴維·格羅斯教授的目光落在舞臺上那一個年輕至極的學者身上,眼神中帶著一絲羨慕和感慨。
“同一年拿到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這種事情,真是不敢想象~”
不得不說,今年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做出的決定的確震撼到了整個世界。
不僅僅是物理學界和化學界,就連隔壁的數學界,生物學界等等其他領域的學者都將目光投遞了過來。
盡管很多人都清楚,以臺上那位學者的成就,再拿到一枚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必然的事情。
甚至如果瑞典皇家科學院想的話,他一個人就可以霸榜接下來好幾年的物理學獎。
如果是今年他單獨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天坐在這里的人恐怕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感到意外。
但同一年拿到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這的確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鏡。
要知道,就算是居里夫人都沒有做到過這種事。
瑪麗·居里,也就是學術界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
她在1903年與丈夫皮埃爾·居里及貝克勒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他們對放射性的研究。
而在1911年,她因發現放射性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這位偉大的女士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兩枚諾獎勛章的人,更是唯一一個同時獲得物理學獎與化學獎的人。
當然,今天之后,同時獲得物理學獎與化學獎的人要增加一個了。
坐在戴維·格羅斯教授的身旁,弗蘭克·維爾澤克教授的臉上同樣帶著濃濃的羨慕和感慨,他笑著開口道:
“同時獲得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確實很讓人驚訝,但你不覺得他一個人同時拿到了三枚諾獎更值得讓人震驚嗎?”
“要知道,這可是從未有人做到過的事情。”
如果再算上18年的時候這個人拿到的第一枚諾貝爾物理學獎,那么今天過后,他將一個人手持三枚諾獎勛章。
和同一年拿到物理學獎以及化學獎一樣,這同樣是打破了歷史記錄的榮譽,而且還是從未有人做到過的事情。
如果是站在物理學界的歷史上,以他的成就,現在就已經能夠去牛頓與愛因斯坦爭奪那巔峰的王座了。
更關鍵的是,他還那么的年輕,還不到三十歲,未來還有至少五十年的時間去將自己的影響力發揚光大。
毫無疑問,隨著時間的推衍,物理學界的第一人注定會是他的。
而這僅僅只是物理學界的王座爭奪。
如果是將范圍擴大,放到整個學術界,那么他毫無疑問已經是第一人了。
是的!
如果將評判的范圍擴大,要在整個學術界所有領域選出來一個第一人,毫無疑問就是坐在臺上的那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