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國際數學論壇athoverflow上,關于這件事情的討論已經有人建立起來了帖子,短短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疊上了數百層的討論。
【arxiv!那位華國的徐川教授,他上傳了一篇關于多維掛谷猜想證明論文!】
【看到了,看不懂 ̄へ ̄】
【論文我簡單的看過一遍,徐教授是否真的解決了多維掛谷猜想這個難題我無法給出答案。不過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證明這個難題使用的數學工具,至少是核心工具之一,似乎來自之前法爾廷斯教授階段性完成的黎曼猜想證明論文。】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法爾廷斯教授的論文,前天才公開在arxiv網站上吧?】
【臥槽???你們的意思是.....他僅僅花費了兩天的時間就解決了高維掛谷猜想?】
【這不可能!我的導師之前也研究過這個問題,但僅僅是推進過一點點,你要說徐川教授能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但是兩天,這根本就不可能!】
【為什么不可能?那可是徐川教授,光是千禧年難題他就一個人解決掉了三個,兩天的時間干掉一個掛谷猜想,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
【對了,順便問一下,你的導師是誰?徐教授可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碰瓷的!】
【我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數學系博士,導師‘陶哲軒’。】
......
國際數學論壇athoverflow上有關于高維掛谷猜想以及黎曼猜想相關的討論絡繹不絕。
熱議并不只是發生在國際數學論壇上,拋開那些在論壇上和網絡議論吃瓜的網友們,最關心這件事的,莫過于數學界本身了。
可以說有獲取到第一手論文的學者,此刻都在潛心的研究和閱讀著。
就在這時,推特上,被譽為二十一世紀數學界‘全能小王子’的陶哲軒教授更新了一篇文章。
“剛看了徐川教授更新在arxiv上的論文,有關于‘高維掛谷猜想’的證明。盡管我一個人無法判斷以及給出意見他是否真的解決了這個難題,這需要數學界的同行評審。”
“但如果是站在我個人的角度和看法上來評價,我很高興看到幾何測度理論中最受矚目的開放問題之一‘三維掛谷猜想’得到了解決!”
“我在接下來的文中淺聊了一些有關于該篇論文的證明想法,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最后,我有個問題非常的好奇!”
“因為我注意到了徐川教授在解決三維掛谷猜想這個難題的時候,使用的一些數學工具和方法似乎是來自此前法爾廷斯教授對黎曼猜想的階段性證明成果論文中。”
“我很好奇徐教授是否在這之前就有研究過高維掛谷猜想難題沒有。”
“如果沒有的話,那這真的是太震撼人心了!”
陶哲軒在推特上的文章,很快就引起了數學界眾多學者廣泛的關注。
不僅僅是因為這是第一個站出來回應多維掛谷猜想證明論文是否解決了這個難題的頂級數學大牛。
更是因為這位陶教授在文章最后的提問,引起了許多數學家的好奇和詫異。
不少一開始并沒有朝這方面去思考的學者,在看到這個問題后也紛紛思考了起來。
那就是那位遠在華國的徐川教授,解決多維掛谷猜想這個難題,到底使用了多久的時間!
......
另一邊,華國,金陵。
紫金山腳下的別墅中,已經熬到了深夜快兩點的徐川依舊在繼續熬著。
不過這一次他熬夜的目標已經變了,不再是高維掛谷猜想,而是黎曼猜想!
在研究高維掛谷猜想之前,徐川就有一種直覺,或許在研究高維掛谷猜想的過程中,可能會找到某一個通向黎曼函數的靈感,或者說是思路。
現在高維掛谷猜想已經解決了,是時候驗證一下他的直覺到底準不準了!
所以趁著腦海中這會對掛谷問題的研究思路正好火熱,他準備以此為基礎,好好的捋一下在解決這個問題過程中那些可能會對他解決黎曼猜想有幫助,或者說有關的數學方法,以及思路!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