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術界來說,這正是所有人都在期待的。
科學家喜歡謎團,更喜歡解開謎團的過程中所觸碰到的真理世界!
與此同時,這場轟動整個物理學界、學術界的大事件,也不僅僅是學術界引起了轟動。
當時空蟲洞曲率性存在性被證實的那一刻,世界各國的目光都緊緊的追蹤了過來。
能夠進行以光年為距離單位穿越的‘時空蟲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超光速航行。
正如徐川在諾貝爾講座上所說的一樣,學會仰望太空的文明才有足夠的潛力!
也正是在這一刻,各國對待外太空開發與航天技術發展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變化。
盡管做出預言的那個人表示要完成這項技術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是遙遠的時間,但這并不妨礙各國為此展開技術儲備和發展航天技術。
畢竟未來如果真的有一天時空蟲洞技術真的做到了,那么穿越它前往遙遠的宇宙也必然需要高超的航天技術作為支撐。
在新的宇宙大航海時代,人類文明能夠探索的,可不僅僅是地球上的幾片大陸。
其他的不說,光是銀河系,就擁有著超過兩千五百億顆恒星,即便是算上多恒星星系,整個銀河系也擁有超過一千億個星系。
而每一個星系所擁有的資源,都是難以想象的。
當然,對于現在的人類文明來說,開發其他的恒星系只不過是一個夢想,甚至是可以說是幻想。
但這并不妨礙人們想象幾十年,幾百年后的人類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到了那個時候,人類是否已經移民到了比鄰星系,亦或者是更遙遠的宇宙深空?有沒有發現其他的外星高智慧文明?
不少人都開始暢想起未來,在互聯網上熱烈的討論著光年之外遙遠宇宙深空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盡管在討論中有一小部分的人‘善于’給別人潑冷水,表示在討論這些任何意義都沒有,反正他們又不可能看到。
但大部分人對于這種觀點還是嗤之以鼻的。
畢竟文明在延續,人類始終在發展,如果是僅僅為了自己的話,他們都沒必要搞什么科學研究了,直接各種娛樂至死,躺平享受好了。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人對于有生之年能否看到時空蟲洞技術的實現抱有不小的希望。
在這部分人看來,只要那個人還在研究,說不定用不了一個世紀,也用不了幾十年的時間,說不定未來二三十年就可以做到了。
畢竟在他以前,可控核聚變不也被譽為需要‘五十年’才能實現的技術嗎?
然而當那個人涉及可控核聚變領域后,僅僅是兩年半的時間,它便已然化作了人工太陽,照亮了全世界的發展之路。
更關鍵的是,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后,人類的工業發展速度,遠遠不是以前能夠相提并論的!
在這種無窮無盡且廉價清潔的能源供應下,即便是再困難的工程,也有了實現的基礎。
因此,不少人對于自己是否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的時空蟲洞技術的實現依舊抱有了相當大的信心。
當然了,不管學術界和互聯網上怎么討論,總之,時空蟲洞的存在性已然被驗證,而全世界也將圍繞著它發生一場全新且劇烈的變化!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