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時空蟲洞曲率性存在的對撞報告會正式落下帷幕。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震撼全世界的報告會。
而有關于這次對撞實驗的結果,徐川也花了一天的時間在ai學術助手小靈的幫助下整理了處理,刊登到了下一期的《探索·物理學》上。
盡管從重要性上來說,這次的對撞實驗結果足夠配的上《探索》總刊,畢竟對時空蟲洞存在性的驗證結果,對于人類的發展來說無疑是意義重大的。
不過在經過思考后,徐川還是決定將其放到了子刊《探索·物理學》上。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一次的《探索》總刊已經有類似的成果論文了。
那就是此前他公開的《三維宇宙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解析與時空蟲洞映射路徑的構建理論》。
盡管后者目前還沒通過同行評審做好登刊的準備,但相對比這次crhpc對撞機完成的驗證成果來說,在徐川看來,作為理論性的論文,其拓展性和意義遠不是后者能夠相提并論的。
在這篇論文之前,物理學界對宇宙的時空觀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主,而在這篇論文之后,不說顛覆廣義相對論創造的時空觀,也至少在它的旁邊建造起來了一棟全新大廈。
更關鍵的是,它還是另一篇更為重要但尚未徹底完成的論文中的一部分。
是的,從暗物質理論開始,到現在的時空蟲洞曲率性論文,全都他還沒有完全完成的‘虛空場論’的組成部分。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外,還有另一個原因則是如果時空蟲洞的曲率性存在實驗報告也刊登到總刊上的話,那么接下來總刊上的論文在徐川看來就有點兒多了。
畢竟他手中還有黎曼猜想的證明,也是需要登刊的。
而黎曼猜想刊登到《探索·總刊》上是必然的。
對于探索總刊的論文,徐川的選擇是寧缺毋濫。
當然,這并不是說的這次crhpc對撞機完成的驗證成果不行,而是相對比黎曼猜想的證明和三維宇宙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解析與時空蟲洞映射路徑的構建理論論文來說還差了一個檔次。
如果是在其他的時間點,那么它無疑是有資格刊登到總刊上的。
但現在,有兩個更加優秀重要的‘前輩’在,它也只能夠委屈一下了。
在時空蟲洞的曲率性存在實驗報告論文刊登到《探索·物理學》上后,銷量直接就爆了。
不僅僅是學術界的眾多學者紛紛預定購買了期刊,就連不少普通人都將好奇的目光投了過來。
畢竟能夠穿越遙遠距離的時空蟲洞對于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值得津津樂道討論的話題。
......
與此同時。
另一邊,米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
在物理系某間辦公室中,一位頭發已然全部花白了的老人捏著鋼筆,坐在辦公桌前一邊安靜地看著手中的期刊。
當看到論文的第七頁時,這位老先生的眼神中閃過了驚訝詫異的神色。
“不可思議,離散結構的動力學由某類算子描述其本征值分布可能與ζ零點統計特性吻合。”
“而時空的量子漲落或與之對應,還能通過重整化群方法與ζ函數正則化相關聯,零點標記相變點。”
“更關鍵是這一系列復雜的計算竟然都是在沒有任何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先完成的。”
目光落在手中的期刊論文上,格羅斯驚嘆著開口說道:“能夠將數學在物理的計算上運用到這種程度,即便是威騰都做不到,他還真是培養了一個好學生啊!”
戴維·格羅斯教,原任機構理事會的理事長,是愛德華·威騰的導師,也可以說是徐川的祖師。
在當初與crhpc機構鬧翻后,他便回到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在這邊養老定居。
畢竟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出生的他如今已經快九十歲了,早就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