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比后者要難成百上千倍可能都不止。
當然,這個問題星光虛擬現實科技已經初步的解決了。
通過植入式的腦機接口芯片+基于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號轉換數學模型+解決eeg腦電波信號中的erp電位信號數據轉化失控難題,早在一年多前星光科技這邊就已經成功的將控制人體四肢的腦電波信號轉變成了電信號。
并且還通過結合仿生學智能機械臂的方式,成功將這項技術應用到了醫療領域,造福了無數的殘障人士。
但光能夠將腦電波轉化為電信號,對于虛擬游戲來說還遠遠不夠。
游戲的本質是互動,對于人來說,不僅僅要能夠將腦電波轉化成電信號操控虛擬游戲中的人物,還要能夠將虛擬游戲中被操控人物的所見所得從數據轉變為電信號再轉變為腦電波反饋給大腦。
可以說如果醫療系統使用的是單項系統,只進行單線流程操作的話,那么虛擬游戲使用的則是雙向復雜系統,需要實時計算和反饋。
別看僅僅是多了一個反向反饋系統,但復雜度卻高了不止一個量級。
實驗室中,徐曉甩了甩馬尾,驕傲的說道:“這就是我一開始研究的生物電極芯片的厲害之處了。”
略微停頓了一下,她看向徐川,開口問道:“老哥你還記得在水木大學時候,鄭海大哥體驗的那個簡陋的佩戴式腦機接口芯片嗎?”
“當然。”徐川點了點頭。
“那你還記得鄭大哥當時的反饋嗎?”
聞言,徐川思索了一下,旋即有些驚訝的看向自己這個妹妹,詫異的問道:“那個時候你研發的生物電極芯片,就已經具備了將外部信息轉換成電信號和腦電波輸入大腦的功能?”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鄭海當時表示過在通過生物電極芯片操控無人機的時候,會有點模糊的感覺自己多出來一只天然的手臂(無人機)的感覺,而且它還能反饋一些無人機能捕捉到的畫面和感受,雖然很少也很模糊。
“繽購!答對了!”
徐曉笑嘻嘻打了個響指,開口解釋道:“最早的生物電極芯片就采用了生物擬真模式,它可以將被控制的設備擬真成類人體的機構,然后反饋模糊的指令到人體大腦,再回調控制模式。”
“而后面借助老哥你完善的那個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號轉換數學模型,在人體神經信息庫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了電信號轉化腦電波輸入大腦并被神經系統直接接收感應的技術。”
徐川點了點頭,有些好奇的問道:“我還有個問題,我記得電話中你說過,你們可以利用睡眠的時間來向大腦傳遞信號,進而進入虛擬游戲中。”
“那你們是怎么解決大腦皮層和神經系統疲勞問題的?”
大腦,人體中最神秘的器官,哪怕是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進入現代社會,在醫療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沒有完全弄明白這個身體器官。
成人的大腦一天大約消耗250-300千卡能量。
也就是說,一個重量介于1300-1400克(成人大腦的平均重量)的大腦的功率約為15瓦特,消耗的能量相當于2個大香蕉的能量。
是的,它只消耗這么多。
很多科普信息都說大腦消耗的能量占身體的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這讓很多人都誤解大腦是個耗能大戶。
當然了,這么說也沒錯。
對比身體總消耗的能量相比,大腦消耗的能量確實是很多。
因為完全運轉的身體的功率才70瓦特左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