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并不是今天的問題。
問題是人類對大腦的開發和使用,在日常活動的時候,其實是接近百分百的。
在這里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
大家幾乎都聽過一句話,愛因斯坦的大腦開發率只有10%,普通人更低。
關于“人類大腦只開發了10%”或“無法開發到100%”的說法,實際上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科學誤解。
這個傳言來源于19世紀末的神經科學早期研究,當時科學家發現大腦不同區域有分工,誤認為未明確功能的區域是“未開發”的。
某些自我激勵課程或科幻作品,如電影《超體》更是強化了這一迷思,將這一概念帶入了大眾的腦海中,成為了一個熟悉的概念。
但實際上,現代醫學和科學表明,大腦其實并沒有“閑置區域”。
現代腦成像技術(如fmri、pet)顯示,即使休息時,大腦也保持全腦活躍,不同區域負責不同功能(如記憶、運動、情感)。
簡單的來說,你的大腦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工作。
不過這并不代表它不休息。
大腦的進化的時候遵循“能量最小化原則”,若存在大量無用區域,自然選擇會淘汰這種低效設計。
事實上,大腦結構高度優化,連睡眠時的“默認模式網絡”也在整理記憶、調節情緒。
而通過“任務分工”和“神經可塑性”優化資源,而非“整體激活”,大腦可以在工作的時候進行部分區域休息。
例如,閱讀時視覺皮層活躍,但聽覺皮層可能處于低耗能狀態。
而當你集中注意力時,前額葉皮層高度活躍,而其他區域(如嗅覺相關區域)活動減弱。
尤其是在睡眠的時候,大部分的腦神經皮層都處于低耗能,也就是休息狀態。
就是這種狀態,可以使得大腦在不停的工作的時候還能夠‘保養’自己。
但如果是接入了虛擬游戲的話,腦機接口芯片會不斷的將外來信號傳遞到大腦中,進而刺激大腦皮層,使得腦神經皮層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得不到休息。
而長久以往,會導致神經系統衰弱,甚至是神經系統崩潰等嚴重疾病與問題。
這個問題不解決,通過虛擬頭盔進入游戲世界使得人類多出來額外的活動時間就是個笑話。
不過之前溝通的時候,徐川記得這個問題似乎在星光科技這邊得到了解決?
這讓他挺好奇的。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的話,那么他會選擇第一個進入虛擬游戲世界。
每天能夠多出至少八個小時的研究思考時間,這對于一名學者,一名科研人員來說簡直是難以想象的誘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