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的那一剎那,整個會場的氣氛就躁動了起來。
整個大禮堂就像是盛夏時節突然變換的天氣,原本還晴空萬里,轉瞬就沉悶焦躁在每一個人的心頭,讓人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數學大統一之后的未來!
在今天之前,幾乎所有的數學家都討論過,也都想象過未來的場景會是怎樣的。
然而真正有資格,有能力去思索這些未來的,在當代數學界恐怕除了臺上站著的那個人外,再也沒有其他人了。
即便是舒爾茨、陶哲軒這些一起參與過數學大統一命題研究的學者,即便是法爾廷斯、德利涅這些頂尖大牛,在數學的未來這個難題面前依舊有些不夠資格。
至少在現在,沒有人會比他更加的權威!
報告臺上,徐川深吸了口氣,重新轉身背對了所有人。
在他面前,是一面全新的黑板,手中的記號筆也再次落在了干凈的版面上。
【數學的未來!】
五個標準的漢字落在了黑板上,如同閃電一般,劈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或許有人會擔憂,如果數學大統一深入發展下去連通所有的數學領域,那么我們數學會失去挑戰性和創造性魅力。”
“然而今天站在這里我可以清楚的告訴你們,對于數學的發展來說,大統一理論的完成并不是結束,真正的統一并非終點,而是照亮更廣闊未知領域的燈塔。”
“只不過這個全新的起點或許與我們曾經研究過的數學略微有一些差別。”
說著,他繼續在黑板上寫道。
“首先,我們可以看見,也可以預見的是,數學大統一理論將成為描述和理解物理世界、生物系統、社會現象、信息結構等幾乎所有領域提供強大且一致的工具。”
“物理、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神經科學等學科將更深地嵌入到這個統一的數學框架中。學科之間的界限也將進一步模糊,數學將成為真正的「科學之母」,也將是數學創新的核心引擎!”
“這也意味著,相對比以往我們所更傾向于純粹數學領域的研究來說,未來的數學或許會從發現、到探索、再到應用形成研究范式的根本轉變!”
“當然,數學宇宙本身的結構,如不同理論、模型、范疇之間的關系、層級、對稱性等仍然是一個龐大且迷人的研究對象。”
“只不過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在統一框架下,尋找更簡潔、更深刻、更具洞察力的方式來表述已知的數學結構。美感、效率和揭示深層聯系將成為主要追求。”
“而我們的研究重點也將轉向哪些對象是可有效計算或可構造的。關注點從存在性轉向可實現性和效率。”
“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
坐在臺下,在聽到徐川對數學未來的描述時,他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作為一名純粹數學家,作為一名布爾巴基學派的學者,他大概是很難理解徐川這種數學、物理,甚至是化學材料,天文學等多個領域反復橫跳的行為的。
他從來都固執的認為純粹數學才是最美的,也看不起應用數學和計算機數學這些非純粹數學。
然而在今天,站在臺上的那個人卻表示未來的數學會更多的從純粹數學向應用數學發展。
在他看來,這簡直是離經叛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