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太陽的基礎數據,唯一的問題便是如何構建與太陽時空曲率在局部區域發生拓撲分裂數學公式。”
站在他的身旁,另一位來自魔都大學的物理教授王旭安皺著眉頭開口道:“但是這和量子力學有什么關系?”
陳杲教授眼眸明亮的開口道:“當然有關系!”
一邊說,他一邊抬起手中的記號筆,在面前的黑板上寫道。
“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的核心在于利用大質量天體本身的時空曲率,通過共振機制激發局部時空結構的臨界相變,這是一種量子力學宏觀化的應用。”
“簡單的來說,它應該是可以用量子隧穿效應進行類比。微觀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有一定概率穿越位勢壁壘,其運動可以用波函數體現。”
“如果再利用量子相干理論和相關裝置,將微觀粒子的量子態共享給整艘飛船,并不干涉所有物質本來屬性,也就是一種復態相干。”
“而大質量天體本身就存在重力井以及重力場的引力勢差,天體引力勢能比附近的勢能都高的空間區域,存在天體勢壘。”
“當飛船啟動相位跳躍之后,在概率調整之后,實現宏觀性的隧穿效應,使得飛船穿越天體勢壘,直接抵達另一端,這個位置通常會是天體重力井的外圍區域。”
“所以徐院士提出的這種超光速航行本質上并不是經典物理學中的物理運動,不過它也確實完成了一個物體在宇宙三維空間絕對位移上的超光速運動!”
“這份理論.....簡直太完美了!”
說到這,陳杲教授的眼神明亮無比,臉上帶著興奮的神色。
他好像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看穿了徐川提出來的虛空場論,找到了超光速航行最關鍵的核心!
這種感覺,簡直太讓人沉醉了!
看著黑板上的算式,來自日耳曼的埃克哈德·科夫曼教授臉上漸漸浮現了一絲驚訝的表情,開口道。
“我有點明白你的意思了....盡管這聽起來有點不太靠譜,但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某種設備......”
想了一會,他找了個形容詞,繼續道:“比如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來制造出和太陽同頻的曲率共振腔,那么我們便能夠直接從太陽出發抵達太陽系的邊疆。”
陳杲教授點了點頭,道:“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
“不過正如徐院士在虛空場論中的描述一樣,我們還得找到一種固定‘出口’的方法。否則飛船利用這種超光速航行技術跨越時空的時候會隨機的飛到太陽系的任何一個坐標點位上。”
正如同徐川在虛空場論中所描述的一樣,時間和空間是相互關聯的,構成了一個四維的時空連續體,這一連續體與物質運動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內在聯系。
而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這項技術的優點和缺點都比較明顯。
優點是,它所需的技術難度并不算很高,的確是目前的人類文明最有可能實現的超光速航行技術了。
盡管要通過這項技術支持大規模的宇宙飛船進行超光速航行需要的超光速設備也相當的復雜,且有著距離短、‘出口’目前還無法固定等等缺點。
不過相對比利用暗物質和暗能量來進行超光速航行或時空跳躍來說,這項技術的研發難度可以是小兒科了。
不僅如此,借助恒星這種大質量天體本身一個優點是,相位跳躍所花費的能量相對較少,這個優點的戰略意義就大了。
這就意味著,這種引擎可以用相對能量密度更低的能源驅動,比如說核聚變反應堆,就能夠為制造超光速航行的共振設備提供足夠的能量。
而這,是目前的人類文明能夠提供的!
辦公室中,在聽到陳杲教授描繪的理論背后展現出來的廣闊前景后,無論是日耳曼的埃克哈德·科夫曼教授還是魔都大學的物理教授王旭安都呆愣了許久,而后臉上才漸漸露出了震撼和期待的神色。
深吸了口氣,埃克哈德·科夫曼看向陳杲,開口問道:“有辦法解決你說的這些問題嗎?”
聞言,陳杲輕輕的搖了搖頭,臉上浮現了一抹苦澀的笑容:“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