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的身旁,徐川輕輕笑了笑,開口道:“理論上來說完全可以,利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能量,通過高功率激光來點燃氘氚燃料,制造聚變能釋放,使其在一瞬間達到足夠使得硅聚變燃燒的溫度。”
“而當硅聚變燃燒牽引動時空的時候,時空曲率在局部區域發生拓撲分裂,形成閉合類時曲線。”
“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人工施加一個與對應恒星背景曲率的本征模頻率匹配的共振場時,時空曲率會進入臨界放大狀態,形成可超光速航行的能量拓撲結構。”
“再通過該結構傳輸一束光粒子.....”
廠房中,徐川簡單的解釋了一下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的原理。不過對于這位航天局的局長來說,雖然不是聽得一頭霧水,但卻也是迷迷糊糊的。
這種夾雜著大量物理名詞的理論,對于他來說要理解還是有些太困難了。
不過他也只是下意識好奇的問一下而已,對于超光速航行的驗證實驗沒有半分的質疑。
目光落在面前堪比四層居民樓的龐然大物上,鄔遠康有些好奇的問道:“聽說這玩意的造價高達好幾個億?”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準確的來說,是3.2億rmb這還是在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咱們國內生產制造的情況下。”
不得不說,前沿物理的實驗絕大部分都是燒錢的存在,甚至比燒錢更加的夸張。
3.2億rmb如果堆在一起澆上汽油,放一把火都至少要燒上數個小時的時間。
然而對于量子引力模擬設備來說,當內部的核心裝置被點燃的時候,只需要不到十秒鐘的時間,它就會變成一堆廢銅爛鐵。
前沿物理領域的實驗就是這么的費錢。
而對于超光速航行技術的驗證實驗來說,3.2億僅僅是一臺量子引力模擬設備的制造成本價。
別忘了它還有另一臺量子引力模擬設備同樣造價不菲,以及在執行該實驗的時候,需要耗費掉多少的人力物力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就連徐川自己都沒法保證實驗能夠一次成功。
因為即便是量子引力模擬設備能夠順利讓時空曲率在局部區域發生拓撲分裂,后續的光粒子束投入、傳輸、接受等等一系列實驗流程都是不可預知的。
這中間的每一項過程,都需要實驗來收集數據,以對下一次的實驗進行步驟優化,或解決問題等等。
按照之前他向上面申請的經費,這項實驗的第一批預算是五十億rmb。
他制造了五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和量子引力模擬接受設備。
也就是說,拋開掉其他的航天運力、人力物力,光是核心的設備就花掉了三十二億rmb。
如果這五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都沒能成功的話,后續crhpc機構還會再增加經費開啟第二輪的實驗。
對于這種前沿到從未有人探索過的領域,如果五十億rmb的經費就能夠成功的話,那絕對是萬里挑一的幸運。
至于一次就成功......
徐川還真沒想過這種概率。
畢竟他比普通人買兩塊錢的彩票直接中一個億的大獎概率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