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提前一個月,甚至半個月做出來材料,并且順利通過專利審核,那后來者真的就是會賠的褲衩都不剩,湯都喝不到一口。
與此同時,另一邊。
小島國。
作為一個極度‘慕強’的國家,這里有不少的公司集團有專門的崗位收集與那位徐教授的任何資料信息
當《探索》期刊在官網上放出《探索·總刊》下一期論文的預告時,總部位于大阪的松下集團電池領域的分公司松下能源自然是第一批關注到的人。
很快,相關的消息便一路傳遞到了松下能源的最高層。
當拿到這一份報告的時候,松下能源的董事長山際勇臉上神色頓時就陰沉無比。
“八嘎!怎么又是他!”
捏著手中的報告,山際勇幾乎要吐血三升了。
作為松下控股集團旗下的7家核心全資子公司之一,松下能源所在的新能源事業板塊尤其在民用鋰電池及動力電池領域是松下的傳統優勢領域,也是松下控股集團旗下最具增長潛力的子公司之一。
巔峰時期,松下能源在民用鋰電池及動力電池領域的銷售量連續數年位居全球第一。
當然,那已經是過去式了。
自從那位徐教授研發出來了人工sei薄膜后,松下能源在電池領域的份額占比就在不斷下滑。
從當年的世界第一如今已經跌到了世界第八。
不僅如此,各種鋰電池中最關鍵人工sei薄膜、多硫化合物擴散問題、穿梭效應難題等技術方面的專利一直都受控于別人,甚至有些根本就拿不到。
這些問題導致了曾經占據了電池領域市場份額第一的松下能源來如今市場份額正在不斷的縮減。
要不是島國內部的大力支持,他們連世界第八的市場份額恐怕都沒有了。
因此,在鋰硫電池技術面世后,松下能源的電池技術研發機構便將大部分的研發力量投入到了鋰空氣電池上,以希望能夠在鋰空氣電池領域翻身。
然而超過上萬億日元研發資金投入,卻換來了競爭對手在鋰空氣電池領域的率先突破。
更關鍵的是,突破鋰空氣電池難題的依舊是那位對他們有著嚴重‘歧視’的徐川教授。
這一消息幾乎讓山際勇吐血三升。
如果是其他的科研機構領先他們研發出了鋰空氣電池,松下能源大概還有一條活路。
至少他們可以找對方合作,拿到專利授權或者代工生產鋰空氣電池。
然而絕望的是,這一次突破鋰空氣電池又是那位徐教授。
這意味著他們幾乎不可能拿到鋰空氣電池的專利授權或者是代工。
這不僅僅是因為華國本身就有著眾多的鋰電池生產制造商,更是因為那位徐教授對他們的‘不友好’。
毫無疑問,拿不到鋰空氣電池專利授權,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松下能源這一次可能會被逼上絕路。
篡著手中的報告文件,山際勇臉上的神色就像是死了老母親一般難看。
如果說他找不到挽救松下能源的辦法,如果松下能源在他的手中倒閉,那么他的結局恐怕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在島國這個變態的地方,被自殺是經常的事,而切腹更是被視為‘光榮’的死法。
閉著眼睛沉默著思索了好一會,山際勇這才睜開眼,滿眼倦色的看向助理,開口道。
“幫我聯系一下豐田汽車的董事佐藤先生,就說有涉及櫻花國汽車工業生死危機的事情找他商量。”
盡管松下能源的規模遠遠無法與豐田汽車相比,但作為豐田汽車新能源車和混動車最大的電池供應商,他還是有資格和對方共同商議一些事情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