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讓所有人都感到新奇、詫異,甚至是一絲恐懼的是,提出這份推測的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
這才是所有人都最為關心的。
畢竟在大部分的人看來,如果不是掌握了什么關鍵性的證據,這位向來嚴謹無比的學者不可能提出這種匪夷所思的離譜意見。
甚至在網絡上討論的時候,還有一少部分的人覺得crhpc機構在做超光速航行實驗的時候從曲率空間中抓到外星人。
“震驚!crhpc機構的最新研究結果,徐川教授在超光速曲率空間中發現了外星文明的存在!”
crhpc機構理事會會長的辦公室中,在安排好接下來的超光速航行技術實驗后,徐川看了一眼副理事長邰學文教授帶過來的報紙新聞,忍不住吐槽道。
“話說那些新聞媒體記者亂編就算了,你該不會也信了吧?”
沙發對面,邰學文笑呵呵的開口道:“如果按照你的推測,超光速曲率空間中的確存在著外星文明設置的底層協議,這不就相當于發現了外星人不是么。”
徐川嘆了口氣,道:“這不是扯淡嘛,這完全是兩個概念不是嗎?媒體不知道,總不能你也不知道吧。”
邰學文笑了笑,跳過這個話題開口道:“下一輪的實驗已經安排好了,兩隊二代航天飛機已經起飛,在四十天后抵達逐日點和水星軌道,四十五天后正式開啟實驗。”
說到這,他有些好奇的看著徐川,感興趣的詢問道:“為什么這次的實驗你要將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放到水星軌道上?”
“這么近的距離,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能夠飛行的時間這也未免太短暫了吧?”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端起茶幾上的瓷杯,抿了口溫熱的茶水潤了潤嗓子后開口道:“需要的就是近距離的超光速航行實驗。”
“一方面這可以探測在近距離的情況下,超光速曲率空間中的光粒子是否會繼續消失。這可以驗證對方的手段,是否能在太陽和水星六千萬公里的距離上攔截我們的實驗。”
“另一方面,將接收器放到水星軌道上,近距離的接近太陽,理論上來說應該會比放在地球上接收到更多的‘異常型號’。”
“另外在太陽和水星軌道之間部署共振質量探測器、激光干涉儀和紅外近距紅外儀觀測等設備,全覆蓋飛行軌道也更容易實現。”
“我們需要弄明白超光速曲率空間中的光粒子到底是在哪里消失的。”
“而想要弄明白這一點,只能借助超光速的光粒子在曲率空間中航行的過程中產生的引力漣漪波動。”
“盡管它相當的微弱,但引力漣漪對于時空的影響就擺在那里。”
“而太陽系中理論上來說除非太陽到了生命周期的晚年開始進行硅聚變燃燒了,否則不會有其他的引力漣漪制造源。”
“這意味著再微弱的引力漣漪信號在太陽系中都如同黑夜中的螢火蟲一般,清晰可見。”
沙發對面,邰學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想了一會后開口問道:“如果說超光速航行實驗依舊被攔截的話,我們還能夠掌握這項技術嗎?”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緊接著皺著眉頭問道:“對于能夠在曲率空間中設置攔截手段與底層協議的高級文明來說,這項技術是否是被禁止研發的?”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想了想,搖搖頭道:“這個問題恐怕我也沒法給你答案。”
“后續我們能否再利用這項技術,這得看crhpc探測到完整的實驗信息數據后,能夠從中間解析出來什么信息了。”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不過如果是要從個人的角度上給出我自己的推測的話,我覺得還是能夠繼續研究利用的。”
“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方可能只是設置了一個門檻或者是條件。”
“而如果我們能夠滿足這個門檻與條件的話,應該能夠繼續恢復超光速航行實驗的研究。”
“當然,關鍵點還是在于我們能否將接收到的數據信息補充完整,以及能否解析出來和解析出來的內容到底是什么。”
“這才是我們接下來應該重點關注的事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