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童圣福教授的介紹,徐川打量著手中的激光步槍,饒有興趣的點點頭。
“當然,測試場地在哪邊?”
相對比電磁狙擊步槍來說,他手中的這支激光步槍的重量要輕太多了,重量估摸著還不到十斤的樣子,單手就能把持住。
雖然說比95式、56沖這些自動步槍還是要重一些,但這個重量放到一件單兵作戰裝備上,可以說已經合格了。
“請跟我來。”
童圣福教授頷首示意道,帶頭朝著測試場地走去。
穿過了走廊后,兩人便來到了一處室外寬闊測試場地中。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不同距離的場地上不同材質的標靶很快就布置妥當了。
測試臺前,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小跑了過來,懷里抱著兩個特制彈匣,帶著一絲崇拜和緊張的語氣開口介紹道。
“徐院士,熔燼的射擊模式有兩種,分別是單發點射和持續熔燒。”
“調節變換模式的方法同樣有兩種,普通的扣動扳機一下是單發點射、持續熔燒則是保持扳機的摁下,讓能量穩定輸出。”
“而另一種調節方式則是在作戰前通過這個紅色的旋轉按鈕設置,如果將其調節到刻度一,則可以讓這支激光步槍進入短期超頻進行多次點射,適應相對復雜的環境。”
“測試熔燼時,還請您注意安全,以防出現意外。”
徐川笑了笑,道:“嗯,麻煩你了。”
“不麻煩,不麻煩。”
青年工作人員嘿嘿一笑,手腳麻利的將特制的大容量電池彈匣幫忙安裝好,遞過來的同時叮囑道:“測試熔燼時,還請您注意安全,以防出現意外。”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放心吧,我用過很多類型的槍械,狙擊槍都用過,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事實上,對激光步槍·熔燼的申請測試是一件很嚴格也很麻煩的事情,光是申請使用資格就得走數道流程。
畢竟這是代表著能夠更新換代軍隊列裝的武器設備,保密是重點中的重點。
不過對于眼前這位來說,他就是制定規則的人。
測試臺上,工作人員叮囑了兩句后,退到了一邊。
而徐川則接過護目鏡帶上后,按照記憶中的經驗,將這支激光步槍端在了手中,通過瞄準鏡注視著一百米開外的第一面靶子。
按照之前教過的使用說明,他打開了瞄準器。
很快,一道肉眼幾乎無法捕捉的淡紅色指示光點出現在百米外的150毫米厚的木質靶心——這是為了輔助瞄準而設計的。
食指輕輕搭在一個微凹的扳機上,徐川深吸一口氣,按下扳機。
特制的大容量鋰硫電池中的電能迅速流向常溫超導材料制備而成的導能絲路,幾乎零損耗的將電能輸入核心‘增益介質’中。
而增益介質在受到激勵源的能量激發后,其原子或分子會發生受激輻射,從而放大特定波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