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你之前送過來的《電子磁流體中的磁重聯·磁紐纏穩定性理論》論文,研究團隊在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引擎的推進上分成了兩條不同的路線。”
“分別是變磁·等離子體團推進器和磁力線重接·脈沖式電磁推進器。”
“這次有了突破的是第二種,磁力線重接·脈沖式電磁推進器實驗室的研究員牧偉曄通過室溫超導材料制造了一種磁儲能容器,然后利用火花隙開關來進行控制。”
“當磁儲能容器中存儲的電流強度足夠擊穿火花隙帶的時候,這種磁儲能容器能夠以極高的功率快速釋放,進而將能量釋放到特定電樞線圈中,產生一個急劇變化的強磁場,進而對電樞產生單次爆發性加速。”
“......”
辦公室中,常華祥院士有條不紊的解釋著。
沙發對面,徐川一邊聽著匯報,一邊翻閱著手中的文件報告和里面的實驗數據。
事實上,變磁·等離子體團推進技術和磁力線重接·脈沖式電磁推進器技術是從他的論文中衍生出來的兩種不同類型的磁重聯推進技術。
后者就不用多提了,通過脈沖式磁場,使磁力線“斷開”并“重新連接”,對電樞產生單次爆發性加速,可以推進引擎和飛船以‘脈沖’性的方式加速前進。
而前者則是通過構建一種具有磁螺旋度的磁場,然后當等離子體注入環形通道時,使用靜態電場和磁場,利用電流片不穩定性通過磁重聯自發地和連續地創建等離子體團,繼而通過噴口噴出產生連續不斷的推力。
理論上來說,磁螺旋度磁場的強度越大,其推力也越大。
不過磁重聯本身就是一種高度非線性的、不穩定的磁流體動力學和等離子體物理過程。
就如同太陽耀斑、伽馬射線暴等劇烈天文現象,其背后都有磁重聯在驅動高能電子。
但即便是太陽,也無法穩定有效的長時間產出太陽耀斑、伽馬射線暴。
這些劇烈的天文現象,盡管在恒星上能持續幾十分鐘乃至更長的時間。
但從理論上來說,它們依舊是瞬間爆發的。
而如何穩定有效的通過磁螺旋度磁場制造出磁重聯現象,這顯然比脈沖式式磁重聯機制更難。
尤其是使用擴展的磁流體動力學模型在全局環形幾何中模擬生成的低溫等離子體,其難度在磁學領域中簡直爆表了。
因為系統大小的等離子體團是從重聯位點流出的alfvenic,它的推力與磁場強度的平方成正比,并且不理想地取決于等離子體的離子種類的質量。
.....
沙發上,當徐川看到這位叫做牧偉曄的研究員的研究思路時,就連他都眼前一亮,臉上露出了一抹贊許的神色。
“.....利用磁儲能容器和火花隙開關來通過電流與磁場強度的方式來產生急劇變化的強磁場,進而對電樞產生單次爆發性加速。”
“這條研究思路,確實很不錯,說不定真有機會實現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引擎。”
臉上露出了一抹贊許的笑容,徐川抬起頭,看向了對面的常華祥院士,笑著開口道:“這位牧偉曄研究員現在在基地這邊嗎?”
聽到這個問題,常老先生點了點頭,道:“嗯,在的。”
想了想,他接著說道:“這會他應該正在實驗室那邊對前些天自己造出來的磁力線重接·脈沖式電磁推進器進行測試,要喊他過來一趟嗎?”
聽到這話,徐川捏著手中的報告站了起來,笑著道:“喊他過來就不用了,我們過去一趟吧。”
“正好看看他研究的磁力線重接·脈沖式電磁推進器。”
不得不說,這種脈沖式爆發的磁重聯機制比他自己原本預想‘感應式磁場’變化來加速等離子體的確要更加的優秀。
作為磁領域最頂尖的那一片學者,研究出可控核聚變技術與空天發動機的徐川自然一眼就看出了這位牧研究員的思路。
簡單的來說,你可以將這種磁力線重接·脈沖式電磁推進器理解為一個蓄水型水電站。
磁儲能容器就是水庫,而火花隙開關就是水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