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也對,如果遵化守將真的上奏剛才那樣的奏折,我肯定會饒不了他。現在也只能這樣了。”崇禎嘆息了一聲。
明知道打退韃子的并不是自己大明的軍隊,但是他還要把這些功勞安在自己的軍隊上面,這樣宣傳出去,就能讓百姓們對他們的軍隊更加的有信心,也就不再擔驚受怕了。
不過這總有讓人感覺有些慚愧的地方。
“皇爺,就我所知,遵化那邊兒的守將已經打算把那些土匪招安了,這些土匪以后也就是我們大明的軍隊了。
所以在這方面你也不用多想,或許遵化那邊又有一個強力的援助,韃子再來的話,那就不可以輕易的被攻破了。
既然那些土匪能夠殺了那么多的韃子,肯定有他們可取之處。”曹化淳說道。
他也看出了崇禎有些可能不舒服,但是這樣一來的話,那土匪的功勞的事情也直接給磨平了。
“好,這一次遵化守將做的事情還比較不錯,知人善任。那等遵化守將折子上來之后給了一些嘉獎,同時給那些土匪一些獎賞,讓他們甘心的為我們大明賣命。
你到時候可以私下里透露一個消息,就是這些土匪也是被逼無奈,只要他們看為大明效力,以前的事情也就既往不咎了。”崇禎對著曹化淳說道。
土匪嘛,肯定有一些殺人越貨,或打家劫舍的勾當。既然這樣的話,肯定就為大明的法律所不容。
但是現在這個到處都是土匪的時候,他也就顧不了那么多了。如果把土匪推向對立面的話,那對于遵化城來說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畢竟他們能夠殺死那么多的韃子,不管用什么方法,土匪戰力肯定是很強的。
“好的,皇爺,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該怎么去辦。一定讓那些土匪心甘情愿的為我們大明效力。”曹化淳對著崇禎說道,然后他就站立在了一邊。
這件事情談完了之后,崇禎開始看奏折,眉頭又皺了起來,基本上就沒有一個好消息,看起來大明真的是岌岌可危了。
而此時遵化守將王信的奏折也到了溫體仁的手里。而溫體仁看著這個挫折感覺王信是有些夸大了。
不過現在很多人都這樣做,他已經見怪不怪了。雖然這是夸大其詞的說法。但是韃子撤軍是肯定的事情。
既然這樣的話也算是喜事,到時候給向皇上匯報一下。溫體仁如是想著。
第2天上朝的時候。大家都是匯報一些災民的情況,還有就是一些韃子的情況,還有就是起義軍的情況,反正就是沒有一個好消息是。總之一件開心點的事情都沒有。
崇禎都不想往下去聽了,好像這個國家已經無可救藥,愛怎么樣怎么樣吧,反正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不了,讓內閣那邊自己去處理得了。
崇禎倒是想放手,但是有些事情他做到這個位置上就放不了手了。
“陛下,我這里有遵化守備上奏的軍情。由于韃子攻城,遵化軍民團結一心,將韃子打的落荒而逃,斬首600余。這可算是大功一件。請陛下御覽。”溫體仁見眾人把事情都匯報完了之后,然后對著崇禎匯報道。
“遵化軍民打退韃子,斬首這么多,這可是一件大喜事。王伴伴,你來給大家念一下。”崇禎對著王承恩說道。
這個時候,他其實也知道大概遵化那邊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還是想讓他讀出來讓大家高興一下。
最起碼讓人知道他們大明的軍隊還是非常強悍的,并不是那么不堪一擊的。這一次也可以給大家樹立一個信心,同時昭告天下說大明的軍隊可以戰勝韃子的,不會讓韃子繼續在中原大地肆虐。
“是,皇上。”王承恩領旨說道。
然后快速的走到溫體仁面前,雙手接過奏折。要知道溫體仁畢竟是內閣首輔,王承恩對他還是比較恭敬的。
畢竟內閣的地位有時候的權力比皇帝都大,這個就是現在的這種體制造成的。
“稟告圣上,有多鐸部韃子對遵化城進行了攻擊,而在我遵化守軍的反擊之下,加上當地的義軍的幫助。斬首韃子600余,其他雜牌軍隊1000多人。
我等蒙皇上圣恩,一定守護好遵化,不讓韃子進前一步。”王承恩對著眾人說道。
然后又把奏折給到了崇禎。崇禎迫不及待的看了一遍。然后瞬間高興起來,這可真是一個大勝。
而眾官員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時這個消息也像一個石子落去平靜的過湖面,引起陣陣波瀾。
“怎么可能,什么時候遵化守將這么厲害了。”
“估計又是謊報軍功,這些武將真是不知羞。”
“可能是韃子自己退了,遵化守將居然說是自己打退的,臉皮太厚了。斬首600多,估計是殺良冒功。”
眾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就開始竊竊私語,都認為這不是真的。在大家的印象中,明軍面對韃子都是節節敗退。如果說是孫承宗打贏了,大家還相信,一個不知道幾品的小將,殺了這么多韃子,他們當然是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