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對待李宇和張岱他們,侯方域采用的都是在限制內的一些反抗,絕對不會采用暴力。
要不然的話他們根本就是自取滅亡。
而黃明聽了侯方域的話之后,也惺惺的點了點頭,不過既然這些手段都采用不了,那么看起來,他們真的是束手無策,只能夠按照張岱的說法來了。
不過大家心頭也是有些后悔,這次不僅要按照張岱的說法推行商稅。而且還要面臨著外地商人的競爭,他們可是虧大了。
見侯方域幫不到他們之后,黃明這些人也就認了。
畢竟在對待張岱身上,他們卻不能夠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要不然最后倒霉的還是他們自己。
所以這樣的話,他只能夠和那些商人是公平去競爭了,而黃明他們也下定了決心去競爭。
在金陵附近也夠富裕,所以說他們收集到的糧食應該比張岱那邊的商人收集到的便宜很多。
所以他回去之后馬上就降低了售賣的價格,一下子都比張岱帶來的商人那邊降低的更多,一下吸引了很多的百姓。
一些百姓的人知道當初金陵商人罷市的時候讓大家沒有糧食吃,從而只能夠高價買糧食,所以也拒絕去黃明那里購買糧食,算是最后的一點堅持,以及對于黃明他們的抱怨吧。
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普通的百姓更多的還是為了糊口,為了能夠省下更多一點的錢。
所以當看到黃明的糧食便宜之后,他們的也紛紛跑了過去,而張岱這邊的用同樣的辦法開始降價,一時間金陵的糧食價格降低了很多。
而百姓們也看出來這是黃明和外地商人之間的競爭,所以大家也紛紛的去購買更多的糧食去囤起來,畢竟這樣的機會可能不會太多。
同時黃明也派出了一些地痞流氓去對外地商人進行威脅,但是他們可沒有任何的害怕。
畢竟他們既然能夠從川省還有陜西這樣的地方走出來,就證明著他們其實有著非常強大的應對能力。
畢竟他們經過那么長時間的戰亂,加上反派軍的威脅了,所以說這些人在對待這些地痞流氓的時候還是輕而易舉。
由于他們早就養了一批的保鏢,所以說這些地痞流氓直接被打了出去。
當然他們相互也不敢太明目張膽,畢竟在張岱的管理下還是不允許出現這樣暴力的情況的。
雖然說這些商人是張岱引進來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是靠著張岱的,他們自己如果能夠解決的,那就私下里去解決了。
就像現在似的兒,后來黃明和外地商人之間也達成默契似的。糧食價格又慢慢的提升了,畢竟虧本賣的話,大家都是兩敗俱傷。
這些外地商人也是這樣,雖然說他們的東西比較便宜,但是運輸加儲存也很費錢,如果這樣一直賣下去的話,也是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他們來金陵這里是為了賺錢的。
黃明他們雙方都堅持了一段時間,讓普通的百姓感覺糧食價格下來了,大家購買的也就多了。
但是到了后續價格慢慢上漲的時候,那些百姓們也開始反應過來,紛紛加入了搶購的大軍。
到最后糧價恢復到了正常的水平。這個時候大家默契的也就不再去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