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的話,他們雙方都沒有好果子吃。
而黃明這一邊,通過降價的手段又拉攏回來一批人。
所以說現在很多人也并不只是想去一邊買。
這賣糧食沒有人競爭的話,他們的糧食價格可能就由于別人掌控,這是大家也不愿意的。
不過現在看來,能有的外地商人加入競爭之后,黃明對買糧食的人已經客氣了很多,如果在像以前的那種狀態的話,估計所有人都是去外地商人那買糧食了。
而就這樣在整個金陵里面,黃明的店鋪又比較多,所以這樣一來的還是占據著大頭。
但是由于外地商人來勢洶洶,他們這店鋪開的越來越多,也是直追黃明。
那大家也并不只在一家店里買糧食,這樣一來就維持了一個平衡,而其他的店鋪也差不多。
也就是說原來金陵商人這邊能夠全部占據的那些利潤,現在被人走了一半,雖然說他們不甘心,但是最起碼他們也松了一口氣,沒有被這些外地商人給打垮。
畢竟他們后面有張岱的撐腰,而自己這邊如果店鋪直接停業下去的話,隨后只能夠倒閉了。
幸虧他們反應的快,能夠搶救回來一些,接下來的話就考慮著怎么和這些人去競爭了。
最好把這些人都趕出去,但是呢,這是以后的事情,現在的話只能夠通過商業手段去打壓他們了。
而金陵的情況張岱當然是了如指掌。畢竟他在要推行商稅的時候,就考慮到要第一時間掌握這些金陵商人和金陵權貴的動作。
而果不其然,他們先給自己來個下馬威,就是罷市,以為這樣就能夠讓自己屈服。
而現在自己把川省那邊的商人招進來,讓他們和黃明這些人競爭,看起來他們的競爭力還是挺強的。這樣打的黃明他們都沒有脾氣。
而同時金陵也算是也穩定了下來。
最起碼不是這些人罷市就能讓他們引起動蕩。
其實張岱表面上雖然很強勢,說不在乎黃明甚至是侯方域他們的小動作。
但是如果他們做的過火,而自己又沒有應對措施的話,那總不能讓金陵這里衰敗下去吧。
要知道這里可是整個大明最繁華的地方,如果在自己手里衰敗下去,可想而知自己會遭受怎樣的罵名。
而另一邊這里是李宇好不容易占據的,那后續人家想到李宇占據一個地方,很快就把這個地方掏空,把錢都裝到自己的口袋里。
這樣的話,別的地方的人對李宇就沒有好印象,想要占據別的地方,估計就會更加困難。
好在這次的結果還不錯,自己帶來一批商人,黃明他們也開業了。也就是說黃明他們的反抗也就失敗了,也就接受了十稅一的政策。
所以張岱現在占據優勢,那么接下來再在金陵這做什么,也就會更加順利。
有了這一次的打擊,他們對于張岱肯定非常忌憚了。以后想要反對,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