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趙康沒能抓住牛二,也讓鄭龍深刻意識到牛二的實力和狡猾程度。他們原本以為只需派遣幾倍的兵力就能輕松將牛二制服,然而事實卻出乎意料地讓他們大失所望。
盡管他們派出了龐大的軍隊,但牛二卻以出色的戰斗技巧和機智的頭腦,成功地逃脫了他們的追捕。不僅如此,他還在逃跑過程中給鄭龍一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現在牛二已經逃之夭夭,宛如放虎歸山,這讓鄭龍深感憂慮。他清楚地知道,牛二一旦恢復實力,必定會展開瘋狂的報復行動。他的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擔憂,因為他知道,牛二的報復將會是異常猛烈和殘酷。
然而,鄭龍并沒有被這種擔憂所擊垮,相反,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他明白,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應對牛二可能帶來的威脅。于是,他立即開始行動起來,組織人員、調配資源,全力加強自己的防御能力。
鄭龍深知,與牛二這樣的對手交鋒,絕不能掉以輕心。他決定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包括加強訓練士兵、改善武器裝備、加強情報收集等。他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更好地應對牛二的攻擊,保護自己和手下的安全。
同時,鄭龍也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完全戰勝牛二的。因此,他積極尋求外援,與其他勢力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對抗牛二的威脅。他明白,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更好地應對牛二的挑戰。
盡管鄭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困難,但他并沒有放棄。他堅信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就能夠應對牛二的報復,保護自己和手下的利益。他將全力以赴,不畏艱險,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奮斗。
朝廷也得知了鄭龍對牛二進行追殺的事情,這恰恰符合了他們的內心期望。
這一次,鄭龍與倭寇勾結,攻占了城池,給朝廷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在這件事情上,朝廷卻顯得無所作為,沒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來阻止或懲罰鄭龍的行為。
鄭龍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只服從自己內心欲望的人,他只聽從自己的調遣,而對朝廷的宣旨視若無睹,甚至不惜養寇自重,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朝廷對此早就心生不滿,一直想要找機會好好教訓一下鄭龍,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也沒有具備足夠的實力。
而李宇一方的存在,又對朝廷構成了威脅。他們的存在,使得朝廷感到了壓力,使得朝廷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
因此,對于朝廷來說,鄭龍和李宇的斗爭,就像是兩只狗在互相咬斗,而朝廷正好可以坐收漁利,看著他們兩敗俱傷,從而減輕自己的壓力。
鄭龍深知,如果李宇一方不顧一切地進攻他的地盤,他將面臨無法抵擋的局面。畢竟,韃子曾經是他們的前車之鑒,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盡管鄭龍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實力和地位,但面對李宇一方的猛烈攻擊,他的實力將會受到嚴重的削弱。這樣的損失不僅僅是兵力的減少,更是對他個人聲望和影響力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