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宇也明白,這個決定并非易事。他需要權衡利弊,考慮各種可能的后果。他深知,一旦長平公主登基,她所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將遠比他想象的要復雜得多。而他自已,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犧牲,來支持她、守護她。
但無論如何,李宇都已經下定了決心。他要支持長平公主登基為帝,與她一同肩負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因為他相信,只要他們攜手并肩,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宇開始積極籌備長平公主登基的相關事宜。他與孫傳庭、魏藻德等人密切合作,共同商討如何確保登基儀式的順利進行,以及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和困難。
同時,他也開始加強自已的軍事力量,以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保護長平公主和皇室的安全。他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只有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夠確保自已的地位和利益不受侵犯。
面對李宇提出的條件,孫傳庭心中暗自權衡。他知道,此刻的局勢微妙而復雜,既要確保長平公主順利登基,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流血。于是,他以一種平和而堅定的語氣回應道:
“李將軍,您的提議我們自然會認真考慮。但請允許我先與朝廷方面溝通,確保雙方都能接受一個和平且體面的解決方案。畢竟,戰爭帶來的只有傷痛和破壞,而和平才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李宇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贊許。他欣賞孫傳庭的冷靜與理智,也明白在這個關鍵時刻,保持克制和溝通的重要性。于是,他微微點頭,表示同意孫傳庭的建議。
“好,孫大人,我就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個時辰后,我希望看到朝廷的士兵開始有序地撤離,為我們的大軍入城做好準備。”李宇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決斷。
孫傳庭連忙點頭應允,心中則開始盤算如何最快地與朝廷方面取得聯系,并傳達李宇的意圖。他知道,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在接下來的一個時辰里,孫傳庭不停地穿梭于各個營地之間,與朝廷的將領們進行緊急磋商。他耐心地解釋李宇的條件和意圖,同時也傳達了朝廷方面的擔憂和顧慮。經過一番艱苦的談判和協商,雙方終于達成了一個初步的共識:朝廷的士兵將有序地撤離京城,為李宇的大軍入城讓路。
當孫傳庭再次回到李宇面前時,他的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但眼中卻閃爍著成功的光芒。他向李宇報告了雙方達成的共識,并請求李宇遵守承諾,確保入城后的軍隊能夠保持紀律,不擾民、不破壞。
李宇聞言,微微頷首表示同意。他深知,此刻的局勢雖然看似穩定,但實則暗流涌動。只有保持足夠的警惕和克制,才能確保局勢不會再次失控。
于是,在孫傳庭的協調下,朝廷的士兵開始有序地撤離京城。而李宇的大軍則緊隨其后,緩緩入城。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嚴格遵守了之前的約定,沒有出現任何沖突和流血事件。
長平公主坐在宮殿的深處,心中五味雜陳。她從未想過,這樣的好事——被提名為大明的新帝——會如此突然地降臨到自已頭上。這個決定不僅改變了她的命運,更讓整個朝廷的未來充滿了未知。
雖然心中有些驚喜,但長平公主更多的是擔憂。她深知朝廷目前的處境,內外交困,局勢動蕩。崇禎皇帝的退位雖然為她的登基鋪平了道路,但也讓朝廷的權威和穩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她擔憂著朝廷內部的分裂和爭斗,擔憂著那些對皇位虎視眈眈的權貴們會如何反應。更讓她憂心的是,外部的敵人是否會趁機入侵,給大明帶來更大的災難。
長平公主知道,她不能僅僅因為個人的榮耀和地位而忽略了大明的未來。她必須承擔起這個重任,為朝廷和百姓的福祉而努力。于是,她開始著手準備登基的相關事宜,同時也積極地與朝廷內外的各方勢力進行溝通,尋求支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