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白,要想穩定朝廷的局勢,就必須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她親自拜訪了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她也向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們表達了自已的誠意和決心,希望他們能夠為大明的未來貢獻力量。
在長平公主的努力下,朝廷內部的分裂和爭斗逐漸得到了平息。那些原本對皇位有覬覦之心的權貴們也開始意識到,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共同抵御外來的威脅。而外部的敵人,在看到大明內部的穩定后,也暫時收斂了他們的野心。
然而,長平公主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平靜。要想讓大明真正走向繁榮和穩定,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犧牲。于是,她繼續保持著謹慎和勤奮的態度,處理著朝廷的各項事務。同時,她也積極地尋求著改革和創新的機會,希望能夠為大明帶來新的活力和希望。
當孫傳庭等人回到京城,將李宇同意長平公主接任帝位的消息告知崇禎皇帝時,崇禎皇帝的臉上露出了復雜的表情。他深深地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感慨。
“沒有想到,朕有一天會走到這一步。”崇禎皇帝低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苦澀。他深知,這一步雖然是他和朝廷爭取到的最有利的結果,但也意味著他必須放棄自已曾經緊握的皇位和權力。
然而,崇禎皇帝也明白,這是為了大明的未來和穩定。長平公主作為皇室成員,不僅擁有合法的繼承權,更具備智慧和勇氣來領導大明走向繁榮。而李宇的支持,更是為這一決定增添了堅實的后盾。
“孫愛卿,你們做得很好。”崇禎皇帝看著孫傳庭等人,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他知道,這些臣子們為了大明的未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的忠誠和智慧讓崇禎皇帝感到欣慰。
“接下來,我們要全力支持長平公主登基,確保朝廷的穩定和繁榮。”崇禎皇帝繼續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他深知,這一步雖然艱難,但只有這樣,才能讓大明走出困境,迎來新的希望。
于是,在崇禎皇帝的指示下,朝廷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長平公主的登基大典。各種儀式和禮節都被精心安排,以確保這一重要時刻的順利進行。同時,朝廷也開始加強與其他勢力的溝通和合作,以鞏固大明的地位和影響力。
在這個過程中,長平公主也逐漸展現出了她的領導才能和魅力。她不僅贏得了朝廷內外的尊重和信任,更讓大明的人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而李宇則始終陪伴在她身邊,為她提供堅定的支持和幫助。
在李宇的命令下,牛二迅速收縮了兵力,停止了對朝廷的攻打。這一決定讓朝廷方面松了一口氣,他們意識到,與李宇的對抗已經毫無意義,只會帶來更多的傷亡和破壞。
于是,朝廷果斷地做出了決定,讓士兵們出城投降。他們深知,李宇的士兵訓練有素、戰斗力強大,繼續抵抗只會是徒勞無功。而且,他們也信任李宇的人品,相信他不會濫殺無辜,不會對他們進行殘忍的報復。
當朝廷的士兵們走出城門,放下武器,向李宇的軍隊投降時,他們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有些人感到羞愧和沮喪,因為他們沒有能夠保衛自已的國家和皇帝;有些人則感到慶幸和感激,因為他們避免了無謂的犧牲和痛苦。
李宇的軍隊接受了朝廷士兵的投降,并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形式的虐待或報復。相反,他們給予了這些士兵應有的尊重和待遇,讓他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和關懷。
這一事件也讓李宇的聲譽在朝廷和民間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人們開始認識到,他不僅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更是一個心懷慈悲、尊重生命的人。他的士兵們也因此更加忠誠于他,愿意為他效命。
當然,朝廷方面也知道,他們之所以選擇投降,除了信任李宇的人品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確實無法與李宇的軍隊相抗衡。這讓他們深刻反思了自已的軍事力量和戰略部署,開始著手進行改進和加強。
總之,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標志著朝廷與李宇之間的對抗結束,也預示著大明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