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星呆在船艙中修習斂息之法的同時,把太虛御靈訣的總綱,看了又看,主要是確認自己的理解沒有錯。
其實與縹緲靈訣里所說是大同小異的,文字是有差異,其核心也是一樣道理,只是細節就有很多的不同,但明顯更加古老的太虛宗傳承有其特異之處。
葉星覺得自己的古文字也只是粗通的認識其中的一些字罷了,就總綱中就有很多字不認得,其實含意未必就能推衍出來。
得了這本古訣之后,葉星才知道自己以前太天真了,以為憑頭腦厲害就敢于隨意修改修煉的細則,實在是太大膽了,其實后面有很多的隱患和不確定,不是推理可以達到的,是試錯出來的。
自己卡在4層不能寸進,資源機遇是一個問題,未必就沒有功法的問題存在,而這些古訣其實是前人無數輩已經試驗了的,反倒是安全很多。
船沿宋河逆流而行,幸好水流不急,他們又不趕時間,只是由著風力緩緩前行。
沿宋河兩岸其實是宋國的大平原,人口眾多,農業發達,天下糧倉,名符其實。
葉星留意到,這里的農業文明還是原始之極,基本上就是人力,牲畜力,不過這里的人工運河、澆灌工程不少,也說明人定勝天之舉。
兩女到了方圓數千里大平原是十分的好奇,實在太平坦了,目力所及都是平的,頂多是幾個小山崗,這里確定是上天眷顧之地。
兩女和眾人一樣,每天在船上修煉,并沒有下船去,事實上,當初的新鮮感,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一路行船,兩人還覺得太單調了。
5天后,船來到太華城,太華城并不大,人口可能只有數萬人,但這里有一座名山,就是高千丈的太華山。b
太華山有名當然是因為它的特殊,此處是大平原里唯一高大峻山,七座高峰組成山脈延綿延100多里,把大平原分成平原郡和西原郡,更是宋之國教,天道教的發源地,是為圣山。
而天道教就是當年至圣圣師創立的教派,以人文教化為主旨的宗教。
天道教是國教,又叫圣教,是因為宋國之人大半信奉天道教,天道教以自然為神,崇尚道法天地,但也講人自身的特性就是改變自己,適應自然。
圣教的許多教義講人的重要性,說,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今生比來生都重要,今生的努力是為了來生的更好,相對來說,是比較積極的宗教。
天道教是一個宗教,不算是一個門派,所以并沒有什么世俗的勢力,但所有勢力都不會得罪天道教,這就是國教的厲害。
歷代天道教的教主都是自動的成為宋國的國師,主持宋國的宗教事務,包括信仰和祭祀,在宋國其地位不在國主之下,但是國師并不能干預政事,頂多是極有影響力。
葉星的船在太華城停靠后,就去城中準備拜謁圣山的禮物。
作為無名小輩,其實是不可能進見教主的,也不可能有人給你通報,所以見到圣教教主的可能性是沒有的。現在恰逢一年一度的進山之禮,葉星決定跟隨進禮之人的后面也去圣地去一次。
安排了守船人員,其他人都扮作葉星的隨從一起去進禮。
太華城外二十里就是高千丈的太華山,一路之上,人頭涌涌,都是進山之人。
人特多而不亂,雖然沒人維持秩序,但沒人會胡來,實在是這太華山天道教是圣地,在此鬧事真的找死,不用圣教之人出手,就是信徒就會蜂擁而上的了。
葉
星等人安安靜靜的走著,不時會輕聲聊上幾句,名山自有風光,自然極是吸引人的。
一路之上,崎嶇曲析,但還是擋不住人們的虔誠火熱。
據說,今天教主大人會在太華山東峰的紫極殿舉行拜祭大會。
拜祭大會是紀念天道教創始人,天道子的誕辰。
天道教可謂源遠流長的,天道子至少是數千年前的人物了。
據講,天道子在太華山修行千年悟道,成就神仙,然后創立天道教,傳下法道自然的教義。
東峰的大平頂紫極殿前人山人海,葉星等人只能在外圍很遠的地方。
正午時分,大會正式開始,大會先是由一會國都來的王爺宣讀圣旨,奉上國主的供品,都是極為珍貴之物,然后是教主大人講話。